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知识共享和整合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基于权变的视角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40306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马文聪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陈修德,李华军,胡仁杰,杨诗炜,姚丽霞
关键词:
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共享知识整合权变
结项摘要

In recent years,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ion (IUR)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s highly attention of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It is an important strategy to promote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dependent innovation. Many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practices show that the IUR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highly integrate national and reg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and industry resources to enhance their innovative capacity, and build a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The essence of IUR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s knowledge value-added. And the key to its success is to share knowledge among synergy innovative subjects to achieve the free flow of knowledge, and finally make the knowledge value-added and new knowledge creation through knowledge integr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ir causes, this project tries to build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trust, cultural differences, goal difference, absorption capacity on knowledge sharing and integration in IUR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how knowledge sharing impact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rough knowledge integration, and finally analyze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knowledge attribute and governme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sharing and integration. This project will not only enrich and extend the IUR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heory, but also provide referenc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IUR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ractice and the government.

近年来,产学研协同创新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它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自主创新的重要战略举措。国内外的众多实践表明,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实现国家和区域的科技、教育和产业资源高度整合、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效途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本质是知识增值,其成功关键在于知识能否在协同创新主体间共享,并通过知识整合使得知识增值和新知识创造。基于此,本项目从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出发,尝试构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探讨信任、文化差异、目标差异、吸收能力等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知识共享和整合的关键因素,并深入探讨这些影响因素通过知识共享和知识整合提高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最后基于权变的视角进一步分析知识属性和政府角色在知识共享和整合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本项目不仅可以丰富和扩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研究,还可以为我国企业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为我国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创新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技术创新亦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知识作为技术创新的基石以及一种富有价值和稀缺性的生产要素,被普遍认为是一种能从根本上保证组织成功和维持竞争优势的最具战略意义的资源。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本质是知识增值,其成功的关键在于知识能够在协同创新主体间共享,并通过知识整合使得知识增值和新知识创造。基于此,本项目首先从影响产学研合作绩效的合作源头(伙伴匹配性)问题出发,围绕“产学研伙伴匹配性如何影响合作绩效”这一核心问题,构建了“伙伴匹配性→知识共享→合作绩效”的逻辑框架,以探明产学研合作情境下伙伴匹配性、知识共享于合作绩效之间关系的内在规律,打开产学研伙伴匹配性对合作绩效影响机制的“黑箱”。其次,从自组织的视角,探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并利用随机微分博弈理论,研究了创新系统中产方和学研方的协同创新最优知识共享策略。最后,利用专利、论文等二手数据,从多角度探讨了产学研的知识共享问题,并利用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年鉴数据,探讨了不同政府科技资助方式对企业研发投入和产出的影响。. 本项目共发表(含录用)论文12篇,其中在SSCI一区期刊《Energy Policy》发表论文1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认定的A类期刊《科研管理》、《科学学研究》、《管理评论》发表论文3篇(含已录用),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6篇(含已录用),以及其他国际期刊发表论文2篇。共培养博士后1名,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和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为产学研合作相关方在实践中如何实现良好合作绩效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管理实践启示。一方面,产学研合作相关方(企业、学研机构和政府)需正确认识并重视产学研合作伙伴匹配性对促进合作绩效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产学研合作伙伴间应重视并积极加强合作过程中合作双方的知识共享,尤其是隐性知识共享,以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与合作绩效。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2

服务经济时代新动能将由技术和服务共同驱动

服务经济时代新动能将由技术和服务共同驱动

DOI:10.19474/j.cnki.10-1156/f.001172
发表时间:2017
3

基于协同表示的图嵌入鉴别分析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基于协同表示的图嵌入鉴别分析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DOI:10.3724/sp.j.1089.2022.19009
发表时间:2022
4

多空间交互协同过滤推荐

多空间交互协同过滤推荐

DOI:10.11896/jsjkx.201100031
发表时间:2021
5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DOI:10.13249/j.cnki.sgs.2020.08.003
发表时间:2020

马文聪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演变与绩效评估- - 基于知识创新转化链的视角

批准号:71473228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程华
学科分类:G0403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权变与演化视角下的合作网络对个体知识创新的影响研究

批准号:71102183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张华
学科分类:G020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产学研虚拟知识联盟的动态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批准号:71273230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叶伟巍
学科分类:G0404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企业间网络对突破性创新影响机制:基于知识基础配置与知识整合视角

批准号:71372078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郝斌
学科分类:G0201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