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落酸ABA是最为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对植物的抗旱抗寒等应激反应起关键作用。ABA信号传导通路最重要的成员是ABA受体。包括我们在内的数个研究组发现和确认了PYL家族蛋白为ABA受体。PYL蛋白结合ABA,然后结合并抑制PP2C,使其不能抑制下游的激酶SnRK2的活性。SnRK2被激活后,磷酸化相关转录因子,最终激活受ABA调控的基因。尽管PYL受ABA调控抑制PP2C的机理已经基本阐明,还有一系列的基本问题有待回答。此外,迄今所有的研究都是在拟南芥中进行,尚没有对于经济作物中这条通路的探索报道。我们计划在已经完成的生化和结构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上述问题,利用结构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合成化学、植物学的专家合作,进一步探索ABA信号通路调控的分子机理,并针对ABA不稳定以及合成成本高的问题,力图开发可施用于农业的ABA替代小分子。我们已经取得了重要的前期基础性成果。
本研究组在2011年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计划项目的资助以来一直从事关于ABA信号通路的结构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析,四年间系统地研究了ABA受体PYL对ABA的识别机制以及信号传导机制,相关成果自2009年至今共发表了7篇研究论文于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 、Molecular Cell、Cell Research等,其中2009年针对ABA受体的结构与信号传导机制的研究曾经与相关研究被Science选为该年度十大进展。这几项成果分别是:.1.通过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手段确认PYL/PYR/RCAR (简称PYL)为ABA受体,并揭示PYL传递ABA信号的分子机理,研究成果于2009年发表于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 (Yin et al, NSMB, 2009);.2.揭示了PYL蛋白对Pyrabactin的选择性机制的分子基础(Hao et al, JBC, 2010; Yuan et al, JBC, 2010);.3.系统研究了拟南芥PYL家族成员的聚合状态、理化特性以及不同PYLs成员间的相互作用,鉴定出一类不依赖于ABA即可对下游分子PP2C进行抑制的PYL亚家族,揭示了它们独立于ABA行使功能的分子机理,并依据这一发现,重新对PYL家族蛋白进行了分类,该工作发表在2011年Molecular Cell杂志上(Hao et al, Mol. Cell, 2011);.4.通过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手段进行了PYL下游PP2Cs抑制SnRK2s分子机制的研究(Xie et al, JBC, 2012);.5.通过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分析,揭示了拟南芥中ABA受体家族成员PYL13不依赖ABA特异地抑制PP2CA的分子机制,并发现了一类含有锌指结构的PP2Cs,2013年发表于Cell Research杂志上(Li et al, Cell Res., 2013);.6.利用生物信息学、生物化学手段对水稻中的PYL蛋白进行分类,并解析了ABA结合的OsPYL2与OsPP2C06的复合体结构(He et al, PLoS ONE, 2014)。.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古戏台传音的秘密
植物线粒体感受脱落酸信号的分子机理
脱落酸受体信号通路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脱落酸信号调控逆境下植物生长与发育的分子机制
植物激素脱落酸的质膜受体和跨膜信号转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