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我国农田残留的大量NO3-N作物有效性及向土壤深层或地下水淋洗量不清楚的问题,采用将15N标记的NO3-N源预置在土壤剖面不同位置,假设这些NO3-N来自于上茬残留的思想,研究根系结构差异较大的几种作物对不同部位NO3-N的利用程度,定理这些氮素的去向和淋洗特征,为残留NO3-N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煤/生物质流态化富氧燃烧的CO_2富集特性
不同施氮方式和施氮量对马尾松和木荷幼苗根系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府河-白洋淀硝酸盐来源判定及迁移转化规律
旱作农田土壤剖面残留硝态氮高效利用的根际调控
旱地土壤残留硝态氮的生物有效性和调控效应
酸性土壤中不同形态氮(铵态氮/硝态氮)对植物铝毒害的影响及其机理
光质和钙调素对作物硝态氮代谢调节机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