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高可信软件的特点和要求,在结合优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面向软件可信性演进的软件测试技术并进行实验验证。为保证软件系统朝可信性增长的方向演进,首先用软件分析和度量来识别软件系统的薄弱环节,然后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代码修正,最后利用这些信息进行有导向性的测试用例生成和优化,这个过程进行多次迭代直到软件可信性达到预期的要求。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软件可信性演进模型的逻辑框架研究;2)基于测试信息的缺陷定位技术研究;3)基于缺陷信息的代码修正技术研究;4)基于测试信息、缺陷信息和程序结构信息的软件可信性度量技术研究;5)基于结构化度量的缺陷预测技术研究;6)基于度量信息的测试用例生成及优化技术研究;7)支撑平台的开发和实验验证研究。本项目的研究不仅可以推动高可信软件质量保证技术的理论研究,而且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针对高可信软件的特点和要求,本课题在结合优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面向软件可信性演进的软件测试技术并进行实验验证。为保证软件系统朝可信性增长的方向演进,首先用软件分析和度量来识别软件系统的薄弱环节,然后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代码修正,最后利用这些信息进行有导向性的测试用例生成和优化,这个过程进行多次迭代直到软件可信性达到预期的要求。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软件可信性演进模型的逻辑框架研究;2)基于测试信息的缺陷定位技术研究;3)基于缺陷信息的代码修正技术研究;4)基于测试信息、缺陷信息和程序结构信息的软件可信性度量技术研究;5)基于结构化度量的缺陷预测技术研究;6)基于度量信息的测试用例生成及优化技术研究;7)支撑平台的开发和实验验证研究。. 经过全体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开发了面向软件可信性演进的软件测试技术以及支撑平台,并在舰载作战指控软件进行了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完成了课题的研究内容,达到了课题任务书的要求。作为这些研究成果的总结,本课题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和录用了高质量的研究论文62篇。其中,在软件工程领域顶级期刊ACM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Methodology上3篇,在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上1篇。此外,本课题培养了10名博士研究生和20名硕士研究生,申请了11项专利,并获得了2012年度的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面向工件表面缺陷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
基于频率梳的太赫兹辐射功率密度测量
Haynes282合金中不同元素含量对析出相析出行为的影响
基于组合FFT的多核北斗软件接收机并行捕获算法
热障涂层界面脱粘缺陷的脉冲红外热成像检测
面向方面软件的测试技术研究
可信软件测试和可信性评估研究
面向SOA软件的蜕变测试技术研究
面向服务在线协同软件测试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