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了新型吸附材料并得到相应的等温吸附曲线,它兼顾除湿和再生两个过程,在高效吸附与再生能耗间取得某种折衷与平衡。在干燥装置吸附特性和干燥冷却系统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上取得较大进展,创新点于归纳为以下几点:1、和国外数学模型相比考虑更完善。增加3周向对流,非定常项和吸附剂中的热量和质量扩散项。模型可用于分析固定、旋转床,稳态及瞬态的性能。2、由材料的静态吸附特性可计算出动态性能。计算结果与国外实验数据很吻合。3、采用相似理论将影响性能的24个参数减少为12个,并提出七个有明确物理意义的无量纲参数。4、编制了干燥冷却系统性能计算的程序。共发表九篇论文,其中三篇在国际会议上宣读,还取得一项国家专利。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主控因素对异型头弹丸半侵彻金属靶深度的影响特性研究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氯代烃在包气带介质中的吸附行为特征研究
耐酸性磷化钼结构对氢氟氯烃加氢脱氯反应性能调控机制
地下水氯代烃芳香烃复合污染物在含水层中吸附及运移机理研究
Pd在氟氯烃气氛下的自/再分散及在烧结再生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