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新星遗迹的距离和高能射线源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11073029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40.00
负责人:田文武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肖莉
关键词:
多波段观测伽玛射线源超新星遗迹测距
结项摘要

超新星遗迹是主要的河内高能(宇宙线)源之一,对其进行射电,X-射线和伽玛射线的多波段联合观测研究能够澄清产生宇宙线的激波加速辐射机制,最终有助探明河内宇宙线的起源之谜。获得超新星遗迹的距离等基本物理参数,可帮助分析发生在这些天体内部和相互作用星际介质中的物理过程,更准确确定高能伽玛源的能量(范围)和研究其产能的内秉物理机制。我们发展新的测距方法,很好地促进了对超新星遗迹/高能射线源成协系统的深入研究。近几年来我们在专业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且已有包括发表在《科学》,《自然》和《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年度综述》等一流期刊上的170多篇文章引用(一多半是他引)。特别是我们的测距方法也为国内外同行认可并应用到他们发表在ApJ和AJ刊物的工作中。

项目摘要

基于本基金的支持,过去3年里我们完成了对部分超新星遗迹(主要的河内高能宇宙线源)的研究工作。通过对其进行射电,X-射线和伽玛射线的多波段联合观测研究,我们给出了超新星遗迹的基本物理参数(如距离,爆炸能等),分析了这些天体内部和相互作用星际介质中的物理过程,更好地确定了其高能伽玛源的能量(范围)和约束粒子被激波加速的辐射机制。我们的研究很好改进了我们对超新星遗迹/高能射线源成协系统的知识。3来里我们在专业期刊上发表了约10篇相关的研究成果,且已有50多篇文章引用。我们系列研究工作让国内外同行所认可并已影响到他们的研究。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8
3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DOI:
发表时间:2018
4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DOI:10.19596/j.cnki.1001-246x.8419
发表时间:2022
5

多空间交互协同过滤推荐

多空间交互协同过滤推荐

DOI:10.11896/jsjkx.201100031
发表时间:2021

田文武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11273025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9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473038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0673018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高能粒子激波加速与超新星遗迹辐射分布形态

批准号:11563009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方军
学科分类:A1503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超新星遗迹相对论性粒子的高能辐射机制

批准号:11803011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张潇
学科分类:A1501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超新星遗迹的动力学演化及其高能辐射形态的研究

批准号:11673060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杨初源
学科分类:A1503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超新星的弥漫和星体遗迹研究

批准号:10073003
批准年份:2000
负责人:陈阳
学科分类:A1502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