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研究游牧对环境的适应性为出发点,提出环境的有限承载力以及特殊的水热条件是游牧形成的主要原因,也是在此条件下合理利用草地资源而又无须大规模资金投入的唯一途径的观点。研究了游牧民季节放牧在亚高山带阳坡无林现象形成上的作用,界定了青藏高原东部森林和草甸交错分布的弧型分布区。提出游牧民扩大牲畜种群数量是其采取的一种γ-选择生态策略的论点。研究发现,定居增加了局部环境退化的危险性,造成草场利用不均衡,导致草地资源的浪费;指出了大规模围栏建设在经济上的不可持续性,以及因缺乏新的管理和市场机制在生态上存在的脆弱性。认为保证地理空间范围最大的可移动性,以及结合传统与现代的优势是高寒草地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Image super-resolution based on sparse coding with multi-class dictionaries
Phosphorus-Induced Lipid Class Alteration Revealed by Lipidomic and Transcriptomic Profiling in Oleaginous Microalga Nannochloropsis sp. PJ12
背侧纹状体miRNA-30a/miRNA-134/miRNA-485网络对甲基苯丙胺成瘾的调节作用
藏北高原游牧民定居引起的畜群行为变化及资源环境效应研究
锡林郭勒盟牧区不同类型地区牧民定居模式与可持续发展
文化线路视野下川西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信息图谱研究
青藏高原典型牧区游牧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