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高山栎是东喜马拉雅及横断山地区特有物种,是研究该地区植物分布区形成演化的一个理想材料,前期研究表明川滇高山栎分布区的形成演化与青藏高原隆起、第四纪冰期等地质历史事件密切相关。本项目在居群水平上,拟选择合适的叶绿体DNA和核DNA序列为分子标记,采用嵌套分支分析(NCPA)方法,利用TCS、GeoDis、ANeCA等相关软件开展川滇高山栎分子谱系地理学研究。同时利用Arlequin、GenAlEx等相关软件分析川滇高山栎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探讨影响居群遗传变异和遗传分化的主要因素。本项目将通过先进的方法和技术,以可靠的实验数据从遗传本质上合理解释川滇高山栎分布区的形成演变及其成因,分析环境变迁与川滇高山栎分布和居群分化的相互作用。本研究对东喜马拉雅和横断山地区特有种生物地理学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也将为硬叶常绿阔叶林这一我国特殊植被类型的保护和管理提供指导。
本项目基于DNA测序与谱系地理学分析手段,首次对我国川、滇、藏特有分布的栎属植物——川滇高山栎其现代地理分布格局与青藏高原隆起和第四纪冰期相互关系就行了研究。基于叶绿体基因的结果分析表明,川滇高山栎遗传多样性高于文献报道的同域分布其他植物物种,也高于文献报道的同属其他物种。川滇高山栎居群间遗传多样性高于居群内遗传多样性的遗传结构特点,结合其谱系分化时间和化石历史,表明其现代地理分布格局主要受中新世青藏高原隆起,尤其是喜马拉雅山脉隆起的影响,而第四纪冰期影响较小,不明显。该研究结果对理解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木本植物分布区形成演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对硬叶栎类林生态保育也有重要指导意义。. 围绕川滇高山栎分布区形成演化开展多方面研究,除以上分子谱系地理学研究外,还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研究:1、川滇高山栎叶功能性状与环境关系研究;2、川滇高山栎林土壤重金属和微生物多样性研究;3、川滇高山栎分布区资源植物调查等。取得一系列相关研究成果,发表论文15篇,包括3篇EI论文,9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申请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川滇高山栎萌生更新能力及其生理生态机制研究
壳斗科栎属种子对干旱和低温的适应机制及其对植物地理分布格局的影响
川滇高山栎遗传变异的地理分布规律及其对环境的适应研究
剪枝栎实象剪枝行为及对壳斗科植物种子更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