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16s、23s、核糖体基因分型以及ctxAB、zot、RS序列的染色体酶切杂交图谱分析,发现我国分离菌株遗传分化的多态性,以16s基因在染色体的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态性将我国O139菌株分为12个型,建立了分型方案。自水体和食品以及病人中分离的少量0139群ctxAB阴性株多具有独特的核糖体型别,提示这些菌株在遗传发生上与产毒株关系较远,可能以CTXφ转染获得毒素基因的能力较低,未形成引起疾病流行的优势克隆群。根据发生规模及菌株的遗传特征,在各省区有0139群霍乱的流行或散发,从全国范围来看菌株克隆群的分布是复杂的。建立的这种分子流行病学手段在霍乱弧菌流行的分析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并在国内出现0139群霍乱的省市区都已实际应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多模态超声特征和临床病理对照研究
霍乱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霍乱弧菌O1、O139和非O1/非O139群关键基因进化及其与宿主相互作用研究
O1,O139霍乱弧菌外膜蛋白比较及免疫保护作用的研究
O139群与O1群霍乱弧菌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构建及基因组特征性差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