铂纳米颗粒-生物素标记吡咯共聚膜的研究及食品检验生物传感器的构建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7248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1.00
负责人:杜晓燕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安齐顺一,王茂清,张玉雪,刘丽燕,马静,牟靖男
关键词:
食品检验电化学共沉积导电聚合物铂纳米颗粒生物素亲和素
结项摘要

纳米材料和导电聚合物是两种性能良好的电极修饰材料。铂纳米颗粒具有高催化活性和高比表面积,与导电聚合物以不同方式组合可获得功能不同的电极膜。拟用电化学共沉积的方法研制一种铂纳米颗粒-生物素标记聚吡咯复合薄膜,该膜在比表面积、导电性、生物兼容性等多方面性能优良,在吡咯单体上标记生物素,可利用生物素与亲和素之间的强亲和力,在电极表面修饰生物探针,用于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和循环伏安法等方法对合成薄膜进行表征,研究影响共沉积的各种因素和两者共沉积的机制,有利于化学修饰电极功能膜的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拟利用研究的电极表面功能材料膜构建几种新型DNA传感器和免疫传感器,用于食品中转基因成分和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有效手段。

项目摘要

纳米材料和导电聚合物是两种性能良好的电极修饰材料。纳米颗粒具有高催化活性和高比表面积,与导电聚合物以不同方式组合可获得功能不同的电极修饰物,用以构建高性能的食品和生物检验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本课题研究了系列导电聚合物、纳米材料单独或复合修饰电极的技术,获得了比表面积、导电性、生物兼容性等多方面性能优良的电极表面功能性膜材料,包括聚吡咯、壳聚糖、铂纳米、金纳米、氧化物纳米等。利用这种高性能电极修饰膜,与生物中间体如亲和素、蛋白A等结合,在电极表面修饰抗体、ssDNA等生物探针,建立了快速检测食品中兽药残留、病原微生物、多羟基化合物等的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红外光谱和循环伏安法等方法对合成的电极修饰新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电极修饰过程的机制和各种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化学修饰电极功能膜提供了实验和技术支持。研制的新型DNA传感器和免疫传感器,可用于食品或生物样品的快速检测,能够为食品和生物检验提供有效手段,促进检验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3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DOI:
发表时间:
4

莱州湾近岸海域中典型抗生素与抗性细菌分布特征及其内在相关性

莱州湾近岸海域中典型抗生素与抗性细菌分布特征及其内在相关性

DOI:10.7524/AJE.1673-5897.20150518001
发表时间:2015
5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4.010
发表时间:2020

杜晓燕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导电共聚吡咯自稳定化纳米颗粒的简易合成与复合膜

批准号:50773053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李新贵
学科分类:E0305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通用稀土纳米颗粒标记的构建方案及其应用研究

批准号:11275218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何潇
学科分类:A3010
资助金额:11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食品安全检测多通道酶纳米微阵列生物传感器芯片的构建研究

批准号:31201376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关桦楠
学科分类:C2008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自我保护行为:理论构建、实证检验及干预实验

批准号:71573103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白丽
学科分类:G0409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