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空间扩展非协调性耦合的识别及匹配机制设计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501173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孙平军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苏万庆,吕飞,侯拓宇,陈宇,宋馨妍
关键词:
非协调性耦合城市蔓延空间相互作用城市空间扩展匹配机制设计
结项摘要

This progect takes the non-coordination coupling in urban spatial expansion as a scientific problem to study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s of reversing thinking and problem determination, and establishes a bridge from the non-coordination pathological dianosis to the sustainable and efficient rooad design.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s: (1) define the concept and establish the identification system of the non-coordination coupling in urban spatial expansion; (2) analyze the diagno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spatio-temporal forms of the non-coordination coupling in urban spatial expansion in China; (3) uncover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non-coordination coupling in China urban spatial expans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its interaction; (4) build the mechanism design model for solving the non-coordintiaon coupling in China urban spatial expansion by merging the matching theory and mechanism design theory, 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specific solu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is : try to establish an identification index system and analytical framework to analyze the non-coordination coupling in urban spatial expansion, which extends a new perspective of urban spatiial expansion and advance it regional research.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s: build an analysis tool that used to solve the non-coordination coupling problems, whch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feasible path for efficient allocation of urban land resources, healthy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of regions.

本项目基于逆向思维和问题诊断视角将城市空间扩展非协调性耦合作为科学问题展开分析,架构了一座从非协调性病理诊断通向协调、可持续、高效发展道路设计的桥梁。主要内容:一是界定与构建城市空间扩展非协调性耦合的概念及其识别体系;二是应用模型分析我国城市空间扩展非协调性耦合的诊断学特征及其时空表现形式;三是基于城市空间扩展影响的内外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分析揭示其非协调性耦合的形成机制;四是融合匹配理论和机制设计理论建立用于解决我国城市空间扩展非协调性耦合的机制设计模型,进而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机制对策。理论意义在于尝试建立一套用于分析城市空间扩展非协调性耦合的识别体系和分析框架,延伸了城市空间扩展研究的新视角,并促进了我国地理学城市空间扩展研究的“区域化”;实践意义在于建立解决非协调性耦合的分析工具,为我国城市土地资源高效配置、城市化健康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行路径。

项目摘要

“集约用地、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针对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粗放利用、城市无序蔓延、国土资源配资低效、以及学术界尚缺乏一套城市用地扩展合理性评价体系的现实背景,本项目试图基于逆向思维和问题诊断视角将城市空间扩展非协调性耦合作为科学问题展开分析,并由此架构一座从非协调性病理诊断通向协调、可持续、高效发展道路设计的桥梁。主要研究内容:一是界定与构建城市空间扩展非协调性耦合的概念及其识别体系——内涵上将其为城市建设用地总量控制非协调性、城市建设用地与农用地"生态用地配比结构非协调性、以及城市建设用地空间配置非协调性,并由此构建非协调性耦合识别模型;二是应用模型分析我国城市空间扩展非协调性耦合的诊断学特征及其时空表现形式——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存在显著的非协调性,且具有区域性特征、“自然地理成本(气候、地形等)”效应、“城市规模”效应、“区位”效应、“行政等级体系”效应等规律性特征;三是基于城市空间扩展影响的内外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分析揭示其非协调性耦合的形成机制——认为“产权区域”制度和区域外部性的存在,是导致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非协调存在的根源所在——其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产权区域”地方政府的“扩张冲动”,而发展诉求、资本短缺和用地属性差异,区域地理基本属性,历史遗留以及行政区划调整等同样在期间扮演着重要角色;四是融合匹配理论和机制设计理论建立用于解决我国城市空间扩展非协调性耦合的机制设计模型,进而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机制对策——指出人口、产业与土地资源时空匹配是基础,经济核心区是主要载体和空间组织形式,需要从机制创新、规划创新、技术和标准创新、以及监督管理创新等层面予以切入与落实。该研究延伸了城市空间扩展研究的新视角,并促进了我国地理学城市空间扩展研究的“区域化”;实践上为解决非协调性耦合提供分析工具,进而用于指导城市土地资源配置、城市化健康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3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DOI:10.19713/j.cnki.43-1423/u.t20201185
发表时间:2021
4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5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DOI:10.11821/dlyj020190689
发表时间:2020

孙平军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效应非协调性耦合的识别及脱钩机制设计

批准号:41271555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杨青山
学科分类:D0112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双边匹配视角下我国电煤市场定价机制设计及仿真研究

批准号:71403267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王迪
学科分类:G041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城市要素空间匹配测度与模式研究

批准号:41671165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孟斌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我国城市人工物质环境的空间设计及其环境质量效应研究

批准号:49371026
批准年份:1993
负责人:王发曾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8.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