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的中国粒子物理学及其学术谱系发展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11775207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6.00
负责人:丁兆君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尹晓冬,刘金岩,胡化凯,付邦红,孙洪庆,余艳梅,李晓兵
关键词:
学术谱系高能物理发展史学术传统粒子物理
结项摘要

Born out of nuclear physics in the mid-20th century, particle physics, a frontier research discipline on the fundamental structure and interactions of the matter, has led the development of many branches of physics and other natural science fields. Chinese particle physics originated from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rooted in the Country. It started relatively late, developed with twists and turns. Generations of particle physicists have made unremitting efforts to make it a share in the world..Based on abundant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extensive oral history interviews materials accumulated in the past 10 years, teamed of particle physics historians from three organizations, we focus on the macro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systematically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and achievements of various branches of the discipline such as high energy experimental physics, accelerator physics, cosmic ray physics, particle theory and quantum field theory, and explore the academic genealogy and tradition of Chinese particle physicists..It is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e project that remedially collecting and excavating written and oral documents of Chinese particle physics history,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ing the development and achievement of Chinese particle physics, summari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discipline, and so as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20世纪中叶从原子核物理学中脱胎而出的粒子物理学,是研究最基本的物质结构和相互作用的前沿学科,带动着物理学多个分支乃至自然科学多个领域的发展。中国的粒子物理学科发源自欧美而植根于本土,起步相对较晚而发展历经曲折。几代粒子物理学家为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而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本项目组联合国内三个单位的粒子物理学史研究者,经过十几年的研究积淀,以大量的档案文献史料与广泛的口述历史访谈为基础,着眼于学科的宏观发展,系统论述中国高能实验物理、加速器物理、宇宙线物理、粒子理论与量子场论等各分支学科的发展与成就,进而深入探讨中国粒子物理学家的学术谱系与学术传统。.抢救性挖掘、采集中国粒子物理学史的文献史料与口述资料,系统梳理中国粒子物理学科的发展与成就,归纳、总结学科的特点、优势与不足,为该学科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是本项目研究的主要目的与意义。

项目摘要

中国粒子物理学科发源自欧美而植根于本土,起步相对较晚而发展历经曲折。几代粒子物理学家为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而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本项目组联合国内三个单位的粒子物理学史研究者,经过十几年的研究积淀,以大量的档案文献史料与广泛的口述历史访谈为基础,对中国粒子物理学的发展历程给出详实、深入而相对完整的梳理与研究,然后系统论述中国粒子物理学家学术谱系及基于其上的学术传统的形成与发展,还在多个方面开展了专题研究。.项目组大致按照粒子物理在中国发展的时间顺序与学科自身体系,分别论述每个阶段我国理论粒子物理、宇宙线物理、高能实验物理与加速器物理的发展状况,同时考察我国粒子物理学研究队伍的形成与壮大、研究机构与学术组织的成立与发展、学术会议的召开、学术刊物的创办、学会的形成等有关学科建制化过程的相关内容。在系统论述学科发展史的基础上,具体分析、讨论与评价了我国粒子物理不同阶段各个分支的发展脉络、关键人物与重要成就,以及学科本身的发展规模、速度与国家政治、经济因素的关联,并试图从整体上把握我国粒子物理发展的主线,探讨其规律。在历史论述的基础上,又系统梳理了中国粒子物理学家学术谱系的形成与发展,展现中国高能粒子物理学家学术谱系的宏观结构,溯其源,观其形,探其变,讨论其不同阶段的特征与影响因素,并浅析当前我国粒子物理学家群体的现状,探讨学术谱系与学科发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从研究传统与精神传统两个层面讨论中国粒子物理学家的学术传统,结合中日、中英对比,得出结论。此外,项目组通过学科整体、领域、案例、群体、个体及相关学科、人物等方面的专题研究,充实、丰富了中国粒子物理学史。.抢救性挖掘、采集中国粒子物理学史的文献史料与口述资料,系统梳理中国粒子物理学科的发展与成就,归纳、总结学科的特点、优势与不足,为该学科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是本项目研究的主要目的与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中外学术论文与期刊的宏观差距分析及改进建议

中外学术论文与期刊的宏观差距分析及改进建议

DOI:
发表时间:2021
2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DOI:10.11951/j.issn.1005-0299.20200093
发表时间:2020
3

一种加权距离连续K中心选址问题求解方法

一种加权距离连续K中心选址问题求解方法

DOI:
发表时间:2020
4

基于资本驱动的新型互联网营造系统初探

基于资本驱动的新型互联网营造系统初探

DOI:
发表时间:2016
5

学术型创业企业发展路径探讨

学术型创业企业发展路径探讨

DOI:10.3969/j.issn.1002-5863.2016.15.045
发表时间:2016

丁兆君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中国物理学会2011年秋季学术会议

批准号:11144004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何丕模
学科分类:A24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2

中国物理学会2012 年秋季学术会议

批准号:11244002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陈弟虎
学科分类:A24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3

中国物理学会2009年秋季学术会议

批准号:10944001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马红孺
学科分类:A24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4

中国物理学会2010年秋季学术会议

批准号:11044003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王慧田
学科分类:A24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