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身体在枕颞皮层内的拓扑地形学表征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800965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何东军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成都医学院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皇甫桦彦,叶静,陈林,殷雅卓,杨恒博,唐嘉曦
关键词:
视觉系统眼动技术拓扑地形学表征人类身体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结项摘要

One of the most robust organizational principles in the brain is the topographic mapping of the body (Somatosensory homunculus and Motor homunculus) in the somatosensory and motor systems. Although the topographic representation of our own body has been supported by massive experiences and evidences, we still don’t know whether the topograph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human body by visual input exists. We will use the high-field/high-resolution (7 Tesla)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high informational variant of population receptive filed (pRF) and eye tracking technique to study the topograph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human body by visual input. This project contains two parts: (1) using the high-resolution fMRI-based pRF technique to study whether the topograph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human body by visual input exists; (2) combining of eye tracking technique, we study how was the topograph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human body organized in human cortex. The project will contribute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ing mechanism of the human body in cortex.

人类自身身体在躯体感觉和运动皮层内的拓扑地形学表征(表现为:躯体感觉侏儒图和运动侏儒图)可以说是大脑皮层内最强、最重要的组织原则之一。虽然自身身体的这种地形学表征(涉及个体对自身的感觉和运动)早已得到大量研究证据的支持,但外部视觉输入的人体各部位在大脑皮层内的表征(涉及个体对他人的知觉)是否也具有这种地形学上的拓扑对应关系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将通过使用高强场(7 特斯拉)、高分辨率的脑成像技术、高信息含量的类群感受野技术及眼动追踪技术,力求深入地探讨外部视觉输入的人体部位在大脑皮层内的拓扑表征性质。本项目包括两个研究内容:(1)使用基于高分辨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类群感受野技术,研究外部视觉输入的人体部位在大脑皮层内是否具有精细的拓扑地形学表征;(2)结合眼动追踪技术,研究这种地形学表征是按照哪种有序方式进行排列的。这项研究的成果将有助于理解大脑对人体信息的加工机制。

项目摘要

本项目原计划通过使用高强场(7 特斯拉)、高分辨率的脑成像技术、高信息含量的类群感受野技术及眼动追踪技术,力求深入地探讨外部视觉输入的人体部位在大脑皮层内的拓扑表征性质。但由于新冠疫情原因,最终无法跨省使用高场强、高分辨率的7T磁共振成像系统。而在省内使用3T磁共振成像系统未获得期待的人类身体在枕颞皮层内的拓扑地形学表征结果。虽然如此,在本项目的支持和开展过程中,我们仍然获得了一系列的成果:首先,针对本项目涉及的关键技术“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群感受野技术”,我们在中文核心期刊《生理学报》上发表了一篇综述文章,对这个关键技术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其次,我们在3T磁共振系统上使用了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群感受野技术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在中科院JCR分区的一区杂志《Current Biology》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该论文报道了我们使用这种技术研究视觉拥挤效应的神经机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我们发现视觉早期皮层V2的群感受野大小在视觉朝向拥挤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是视觉朝向拥挤的一个重要瓶颈。这个研究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视觉系统进行物体识别机制的理解,而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此外,针对本项目涉及的另一项关键技术“眼动追踪技术”,我们也使用该技术进行了一些研究,并在中文核心期刊《心理科学》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在这篇论文中,我们研究了人类的视觉系统在眼跳过程中是否存在双相调节机制,这种双相调节机制是否具有刺激选择性?我们的研究表明,人类的视觉系统在眼跳过程中存在双相调节机制,并且这种双相调节机制具有刺激选择性。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DOI:10.13836/j.jjau.2020047
发表时间:2020
2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3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4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DOI:10.11999/JEIT150995
发表时间:2016
5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何东军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人类腹侧枕颞皮质模块化和分布式加工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批准号:31371134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翁旭初
学科分类:C0907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中缝核-内嗅皮层5羟色胺能通路在颞叶癫痫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批准号:81471316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郭谊
学科分类:H0913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海马和颞叶皮层内氨基酸、微量元素与学习记忆的关系

批准号:39170295
批准年份:1991
负责人:张长城
学科分类:C0906
资助金额: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后外侧颞叶皮层在动词语义加工中的作用

批准号:31300842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林楠
学科分类:C090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