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和空间句法的开放式住区街巷空间活力因子量化研究——以成都为例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608451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冯月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批准年份:2016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7-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左辅强,贾玲利,刘一杰,冯永婧,白亚萍,樊秋云
关键词:
规划方法规划理论开放式住区活力街巷
结项摘要

As a common mode of living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open residential district will become the mainstream residential in our country in the future, because of a major adjustment of national policy on city construction. So that,related planning theories and design methods need to be improved urgently. This research froms a practice of "small blocks regulation" in Chengdu, focusing on vitality of open residential district, will analysis the scale of residential area、small business forms、street scale、node space,used GIS software、Space syntax、Biomapping to carry on digitization and calculate the indexes. This research will sum up the activity factor of open residential district and set up a quantitative index system, that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guidance for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new open residential district and the improvement to the existing residential area.

开放式住区这一欧美常见的居住模式,将因国家城市工作政策的重大调整而成为未来我国住区建设的主流,相关的规划理论与设计方法亟待完善。营造住区活力是开放式住区建设的关键。本研究以成都市“小街区规制”实践案例为对象,开放式住区活力性为重点,运用GIS、空间句法、BIOMAPPING、大数据分析等方法,对开放式住区的规模、街巷形态及其尺度、业态及其空间分布、节点空间及其吸引力等进行综合集成分析与研究。以此为基础,总结开放式住区街巷空间规划设计要点,提取开放式住区街巷活力因子并建立量化的活力因子指标体系,为新开放式住区的规划建设和已建住区的改造更新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项目摘要

街巷空间活力是开放式住区规划建设的关键与核心,富有活力不仅是开放式住区的安全保障,也是开放式住区的生命力。本研究以大数据和实地观测为基础,选取成都市开放式住区以及小街区制住区街巷为样本,对住区街巷活力展开定量研究。首先,在既有理论和现状调研基础之上,排除通行人流对街道活力的影响,强调了街巷本身对居民的“吸引力”,提出以“人气”为核心的住区街巷活力评价指标,构建了简单易懂的住区街巷活力评价方法,并对样本街巷进行量化测评。以此为基础,提取人口规模、街道品质、业态特征、交通可达等四大类活力影响因子,通过与住区街巷活力值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判断各个因子对住区街巷活力的影响度,从而提出开放式住区和小街区制住区街巷设计策略。其次,本研究重点关注了开放式住区街巷中的“人”,将人群活动分为“通过性”和“停留性”两类,探索“人”与住区街巷空间的关系,借助“满意度”调查,了解居民对街巷的主观评价,总结符合居民喜好和需求的住区街巷设计。最后,研究过程中发现开放式住区街巷中的声景观(如背景音乐,棋牌声,谈话声等)对人群活动具有显著的影响,活动所产生的声景同时也塑造着开放式住区街巷环境。因此,利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将开放式住区街巷中的声景进行分类,从活动类型和活动人群两方面探讨了公共活动与声景的关联性,并基于此提出了住区街巷声景观的改善与提升策略。本研究以微观的角度用实地调研的方式去观察和记录开放式住区和小街区制住区街巷空间和公共活动的特征,研究两者及两者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具有较强的数据和理论支撑,也得到了一些区别于以往从主观的感受出发得出的结论,例如通过量化研究发现街巷空间品质、业态混合度等一些被公认为决定街巷活力的重要因子却与街巷活力值没有明显相关。本次研究使得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和进一步探索住区街巷活力的形成内因,以帮助住区街巷活力的营造。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DOI:10.3969/j.issn.1002-0268.2020.03.007
发表时间:2020
2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0
3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DOI:10.19650/j.cnki.cjsi.J2007019
发表时间:2021
4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DOI:10.16285/j.rsm.2019.1374
发表时间:2020
5

基于混合优化方法的大口径主镜设计

基于混合优化方法的大口径主镜设计

DOI:10.3788/AOS202040.2212001
发表时间:2020

冯月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空间句法研究街区形态与活力的相关性- - 以京津地区为例

批准号:51208343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盛强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城市藏族移民的宗教空间建构与认同研究——以成都为例

批准号:41601132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南英
学科分类:D0110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紧凑型住区休憩空间价值的量化研究——基于珠三角住区规划控制与设计视角

批准号:51378209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杜宏武
学科分类:E0801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多元文化影响下农村住区公共空间营造模式研究——以新疆吐鲁番为例

批准号:51768066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阿布力克木·托合提
学科分类:E0801
资助金额:3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