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研究中,发现胃癌病人7号染色体长臂微卫星位点D7S486杂合性丢失频率高达30.36%,且与病人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显示在这一位点附近可能存在着与胃癌临床进展相关的抑癌基因。在此基础上,我们利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最新成果以及最新的技术,如单核苷酸多态性标志(SNP)和生物芯片技术等设计一条新颖的技术路线对D7S486位点附近所有的基因进行杂合性丢失、甲基化、点突变、mRNA表达等检测以鉴定出胃癌相关的抑癌基因。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与HBV感染有关的肝癌D4S2964位点抑癌基因的鉴定
胃癌5p15.3高频杂合性缺失位点内NKD2抑癌基因的功能分析
抑癌基因RUNX3抑制胃癌转移的机制研究
ZNF671:一个新的胃癌相关抑癌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