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秦岭造山带柞水-山阳地区燕山期高Ba-Sr斑岩体岩石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403026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骆必继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潘发斌,杨贺,白洋
关键词:
高BaSr花岗岩类斑岩地球动力学意义南秦岭岩石成因
结项摘要

This project will carry out an integrated study of petrology, zircon U-Pb geochronology, geochemical and Sr-Nd- Hf isotopic compositions for the Yanshanian High Ba-Sr porphyries in the Zhashui-Shanyan areas in the South Qinling. Our aims are following: (1) investigating their rock assemblages, temporal-spatial variation and connection, (2) revealing their petrogenesis processes, magma sources and deep process for their magma generation, (3) constraining the background for Yanshanian porphyry-skarn mineralization in this area, (4) combined with the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typical porphyry rocks in Xiaoqinling,discussing the similarity or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in magma generation and geodynamical setting; and (5) getting a deep understand of the Mes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and continent geodynamic processes of East Qinling orogen and its adjacent area.

本项目将开展南秦岭柞水-山阳地区燕山期高Ba-Sr型斑岩体群的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的综合研究,揭示该区斑岩体的岩石组合特征, 时空分布规律及它们之间的成因联系,揭示斑岩体的岩石成因和岩浆源区组成及岩浆产生的深部作用过程, 据此约束该区燕山期斑岩型-矽卡岩型成矿作用背景,并与小秦岭地区燕山期斑岩体进行地球化学和岩石成因的系统对比,讨论上述两地区斑岩体在岩石成因和深部过程上是否具有统一性, 深化东秦岭造山带及其邻区中生代陆内构造演化及其大陆动力学过程。

项目摘要

秦岭造山带是中国中央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燕山期已转入陆内造山演化阶段,南秦岭柞水-山阳地区发育有与斑岩型矿床联系紧密的斑岩体群。本文,对柞水-山阳地区的部分斑岩体岩石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对揭示南秦岭燕山期斑岩体的岩体成因、源区组成、深部作用过程及成矿动力学背景,南秦岭造山带中生代陆内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研究获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南秦岭柞水-山阳斑岩体可大致划分为6大岩体群:北带下官坊岩体群(I)、园子街-高崖沟岩体群(II)和小河口-袁家沟岩体群(III);南带白沙沟-池沟岩体群(IV)、土地沟-双元沟岩体群(V)和冷水沟岩体群(VI)等。这些斑岩群的形成年龄介于152-141 Ma之间,属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2)这些斑岩体群为高Ba-Sr型花岗岩类,呈现出从基性到酸性连续变化的趋势,较基性的岩石具有高MgO、Mg#、Cr和Ni的特征,表明这些岩浆均是幔源基性岩浆演化而来,并在演化过程中经历了部分的同化混染作用。(3)地球化学特征和微量元素模拟计算表明它们均为先前被流体交代的富集岩石圈地幔在较浅在较浅部尖晶石相发生低程度部分熔融(10-15%)的产物,源区具有不均一性。(4)这些小斑岩体群形成于陆内造山阶段,由于燕山早期逆冲推覆作用,南秦岭柞水-山阳地区岩石圈地幔发生重力不稳诱发小规模的拆沉作用,较流圈物质上涌,加热上覆不均一的富集地幔物质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DOI:10.19701/j.jzjg.2015.15.012
发表时间:2015
2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1.04.003
发表时间:2021
3

采煤工作面"爆注"一体化防突理论与技术

采煤工作面"爆注"一体化防突理论与技术

DOI:10.13247/j.cnki.jcumt.001297
发表时间:2021
4

长链烯酮的组合特征及其对盐度和母源种属指示意义的研究进展

长链烯酮的组合特征及其对盐度和母源种属指示意义的研究进展

DOI:10.16441/j.cnki.hdxb.20190247
发表时间:2019
5

2017年冬季斯科舍海南极磷虾种群结构变动研究

2017年冬季斯科舍海南极磷虾种群结构变动研究

DOI:10.12024/jsou.20190302561
发表时间:2019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燕山造山带中生代伸展构造特征及其板内造山意义研究

批准号:49972071
批准年份:1999
负责人:吴淦国
学科分类:D0211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南秦岭造山带中生代构造演化的变质岩石学约束

批准号:41872059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刘晓春
学科分类:D0204
资助金额:6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结构与构造演化

批准号:41574094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王海燕
学科分类:D0407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南秦岭勉略构造带高压岩石变质作用演化及其构造地质意义

批准号:41572049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刘良
学科分类:D0204
资助金额:8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