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脉冲(Electromagnetic Pulse, EMP)对免疫系统和免疫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和机制仍未阐明。我们前期研究发现,EMP辐照可显著抑制脾脏T淋巴细胞对趋化因子的定向迁移和趋化能力。为深入探讨EMP对淋巴细胞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本项目拟借助transwell小室和小鼠耳片趋化模型进行体外和体内趋化实验,明确EMP对小鼠脾脏、淋巴结和胸腺T淋巴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进而从信号转导和细胞极化两方面研究其分子机制:利用流式细胞仪、磷酸化特异性抗体和GST pull down实验检测EMP对小鼠T细胞趋化因子受体表达以及PI3K/AKT、ERK和Rho GTPase活化的影响;借助免疫荧光染色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探讨EMP对小鼠T细胞极化状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将为深入理解EMP对T细胞功能的影响提供实验依据,为研究EMP对其他免疫细胞的效应提供新思路,为制定EMP防护标准提供理论基础。
我们前期研究发现电磁脉冲辐照可以增加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数量。本课题旨在探讨电磁脉冲调控T淋巴细胞迁移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取得的研究结果有:1. 50Kv/mEMP辐照可抑制小鼠T细胞对归巢趋化因子SDF-1和炎症趋化因子CCL-5的定向趋化和迁移能力,抑制效应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强并于辐照后48小时达到最大;2. 不同场强的EMP均可显著抑制小鼠T细胞对SDF-1和CCL-5的定向趋化能力,其中以场强为50kV/m时效应最强;3. EMP辐照显著抑制了胸腺细胞和脾细胞的增殖,促进了小鼠脾细胞和胸腺细胞的凋亡;进一步检测表明,EMP辐照可以降低胸腺细胞和脾细胞的IL-2R受体表达水平、升高Fas和FasL表达水平,但不影响TCR的表达水平;4. 脾脏是对EMP辐照敏感的靶器官、淋巴细胞是对EMP敏感的免疫细胞; 5. 上升前沿快的EMP能促进T细胞趋化而上升前沿慢的EMP抑制T细胞趋化;6. EMP辐照显著增加了CXCR4和CCR5在细胞膜表面的表达,并不能影响细胞内的细胞肌动蛋白F-actin水平,趋化因子受体后的各种激酶分子和信号转导分子PI3K、AKT、PAK1和Rac1在EMP辐照后均表现出活化增强的现象;7. EMP以时间依赖的方式增强了Jurkat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4的表达。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An alternative conformation of human TrpRS suggests a role of zinc in activating non-enzymatic function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平行图像:图像生成的一个新型理论框架
固溶时效深冷复合处理对ZCuAl_(10)Fe_3Mn_2合金微观组织和热疲劳性能的影响
污染土壤高压旋喷修复药剂迁移透明土试验及数值模拟
电磁脉冲调控中性粒细胞迁移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极低频电磁场对T淋巴细胞迁移的影响及信号传导的分子机制实验研究和防护措施评价
Gaq对T淋巴细胞稳态增殖作用的调控及机制研究
TSE3调控T细胞受体信号传导及T淋巴细胞发育的分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