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针抗类风湿性关节炎量效时效关系及安全性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303047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3.00
负责人:杨路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升旭,罗超华,潘恩山,詹珠莲,钟广恩,毕娟,陈俊琦
关键词:
安全性蜂针类风湿性关节炎量效关系时效关系
结项摘要

Rheumatoid arthritis(AD) is a sort of chronic progressive autoimmune disorder. It's treatment and pathogenesis is a popular topic at present. However, up to now there has not been the best medicine to cure A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cloud numerous therapies to treatment it. Bee-acupuncture therapy is a distinct one to relieve pain eliminate inflammation and prevent joints deformed. We have proved bee-acupuncture therapy could treatment AD through immunoregulating cytokine and inhibiting anomalo- apoptosis of synovial cell. But overdose of bee-acupuncture coule cause anaphylactic response. Therefore the research about the best dose and time of bee-acupuncture to cure is very important. These reseach is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dose-effect chronergy relationship and safety of bee-acupuncture therapy to rheumatoid arthris model rats through detecting and observing pathomorphological fine structure of synovial tissue of joint and index of cytokine apoptosis. We could define the best safe therapeutic dose and course of treatment though these research. We could provid powerful vidence to institute the best clinic scheme of curing AD.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治疗及机理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门课题,但迄今未有理想的治疗药物成熟和面世应用。蜂针作为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众多疗法中较为独特的一种,止痛、消炎、防止关节继续变形的作用非常明显。我们之前的研究已经证明了蜂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获效机理是通过对细胞因子的免疫调控和抑制滑膜细胞的异常凋亡而发挥作用的。但由于蜂针的过量应用会出现过敏反应,所以能发挥最佳治疗作用的蜂针使用剂量和时间的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法建立免疫性炎症模型,通过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相关细胞因子及细胞凋亡指标的检测和观察,探讨不同蜂针剂量和蜂针治疗时间与疗效的关系,并对其进行安全性评测。通过以上研究,确定蜂针最佳安全治疗剂量和疗程,为蜂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最佳临床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实验依据。

项目摘要

背景: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治疗及机理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门课题,但迄今未有理想的治疗药物成熟和面世应用。蜂针作为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众多疗法中较为独特的一种,止痛、消炎、防止关节继续变形的作用非常明显。我们之前的研究已经证明了蜂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获效机理是通过对细胞因子的免疫调控和抑制滑膜细胞的异常凋亡而发挥作用的。但由于蜂针的过量应用会出现过敏反应,所以能发挥最佳治疗作用的蜂针使用剂量和时间的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研究内容:本研究以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法建立免疫性炎症模型,采用体重、踝关节容积检测大体形态学改变,采用HE染色检测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形态学,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 RT-PCR法 检测关节滑膜中p53、bcl-2,采用ELSA法检测相应细胞因子,探讨不同蜂针剂量和蜂针治疗时间与疗效的关系,并观察肝脾肾组织及血象对其进行安全性评测。结果:在量效关系研究中,不同蜂针剂量均可有效减轻类风湿关节炎大鼠关节肿胀,缓解关节滑膜炎性浸润、骨关节破坏,降低血中TNF-α、IL-1β、IL-6水平,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治疗作用,其中以单蜂1min组疗效最为显著。在安全性研究中发现,经蜂针干预后,大鼠体重没有显著改变,肝、脾、肾组织大体基本正常,肝功、肾功、血象均无显著异常,表明蜂针干预安全性较为可靠。科学意义:我们依据已经取得的蜂针治病机理的研究成果,设计了本研究方案,旨在从免疫学、细胞凋亡角度,在分子水平上深入探讨蜂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不同治疗剂量和时间与疗效的关系,并对其进行安全性评测,以确定蜂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否存在时效、量效关系,关系具体如何,如何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取得平衡。为蜂针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最佳安全治疗剂量和疗程的确立,最佳临床标准化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实验依据,使蜂针疗法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从而能够更好、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2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DOI:10.3969/j.issn.1674-0858.2020.04.30
发表时间:2020
3

2A66铝锂合金板材各向异性研究

2A66铝锂合金板材各向异性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7
4

基于关系对齐的汉语虚词抽象语义表示与分析

基于关系对齐的汉语虚词抽象语义表示与分析

DOI:
发表时间:2020
5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链接表示及预测方法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链接表示及预测方法

DOI:
发表时间:2018

杨路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10471044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873382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91018012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批准号:51905149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90718041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25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批准号:61871074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305033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蜂针治疗RA穴效关系及其基于调控OPG/RANK/RANKL系统的骨保护机制研究

批准号:81873382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杨路
学科分类:H3118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二精方中枸杞-黄精抗П型糖尿病量效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81760839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张立明
学科分类:H3105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量效关系分析的复方玉屏风抗炎免疫作用及配伍机制研究

批准号:30973917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李俊
学科分类:H3212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新型半日花烷型二萜类化合物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研究

批准号:81402814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张蕾
学科分类:H3402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