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taxol,Paclitaxel)具有多种抗癌活性,是治疗晚期卵巢癌、晚期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等癌症的临床一线用药;但其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影响其疗效与广泛应用。基于结构类似的紫杉醇前体药物对紫杉醇耐药的癌细胞仍具活性,也基于类型不同的其它抗癌药物与紫杉醇组方联用,可克服其耐药性;故1)半合成适当的水溶性紫杉醇前体药物,2)选择抗癌活性确切、毒性低的冬凌草甲素或冬凌草乙素,与紫杉醇或其水溶性前体组成复方,3)建立紫杉醇耐药人肺腺癌A549 /TAX 细胞系,4)考察这些复方的逆转紫杉醇耐药性的能力。本项目研究结果,将为创制克服紫杉醇耐药的紫杉醇类复方的新药研发奠定重要的应用基础。
紫杉醇(taxol, paclitaxel)已成为治疗肺癌、卵巢癌、乳腺癌等癌症的重要一线用药。但随着紫杉醇药物的广泛应用,其耐药问题日益增多。.一、.为研究逆转耐紫杉醇肺癌细胞(A549/T)的耐药性,本课题进行了下列研究:.1、.从红豆杉和冬凌草中分离、纯化得到紫杉醇、冬凌草甲素和冬凌草乙素;应用波谱解析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2、.制备紫杉醇水溶性衍生物,应用波谱解析方法鉴定其结构。经测定其水溶性为紫杉醇的970倍,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 24小时;其微管活性与紫杉醇相当。.3、.成功建立紫杉醇耐药人肺腺癌A549 /T 细胞系。.4、.冬凌草甲素组合物和冬凌草乙素组合物对耐紫杉醇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A549/T)增殖的抑制作用(MTT法):.①.分别测定紫杉醇、紫杉醇水溶性衍生物、冬凌草甲素和冬凌草乙素的抑制A549/T生长的IC50值。 .②分别测定冬凌草甲素/紫杉醇组合物(紫杉醇:冬凌草甲素=2:1)、冬凌草乙素/紫杉醇组合物(紫杉醇:冬凌草乙素=2:1)、冬凌草甲素/紫杉醇水溶性衍生物组合物(紫杉醇水溶性衍生物:冬凌草甲素=48:3)、冬凌草乙素/紫杉醇水溶性衍生物组合物(紫杉醇水溶性衍生物:冬凌草乙素=48:3)的抑制A549/T生长的IC50值。分别计算各组合物的联用指数,结果表明各组合物均具有协同效应。.5、.对冬凌草甲素/紫杉醇组合物和冬凌草乙素/紫杉醇组合物对A549/T细胞凋亡的影响进行考察.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紫杉醇12 µmol/L、冬凌草甲素6µmol/L、冬凌草乙素6 µmol/L、紫杉醇/冬凌草甲素组合物(6 + 3µmol/L)、紫杉醇/冬凌草乙素组合物( 6 + 3µmol/L)组的细胞凋亡率均极显著升高(P < 0.01)。与紫杉醇12 µmol/L组或冬凌草甲素 3 µmol/L组或冬凌草乙素 3 µmol/L组相比,紫杉醇/冬凌草甲素组合物(6 + 3µmol/L)组或紫杉醇/冬凌草乙素组合物(6 + 3µmol/L)组的细胞凋亡率均有极显著升高(P < 0.01)。.二、结论:.紫杉醇与冬凌草乙素(或甲素)组合物均具有协同效应,均可以逆转耐紫杉醇肺腺癌细胞的耐药性,并均显著促进耐紫杉醇肺癌细胞的凋亡;可望用作紫杉醇类药物的耐药逆转剂和化疗增敏剂。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莱州湾近岸海域中典型抗生素与抗性细菌分布特征及其内在相关性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吲哚胺2,3-双加氧酶抑制剂逆转乳腺癌紫杉醇耐药性的机制研究
结构简化的紫杉醇模拟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
Reptin在逆转卵巢癌紫杉醇化疗耐药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
雷公藤甲素逆转肺腺癌紫杉醇耐药作用特征及靶点网络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