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结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采用联合化疗、放疗、免疫靶向治疗及骨髓移植等综合方案治疗,虽然可使部分淋巴瘤患者长期无病生存,但大多数病人最终都会复发、对各种化疗药物耐药,预后极差。那些在淋巴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分子,如PRDM1(PR domain containing 1, with ZNF domain)的表达异常与淋巴瘤发生和预后紧密相关。PRDM1β是PRDM1基因的一个转录本,研究发现它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及T细胞淋巴瘤对化疗反应差及预后差相关,由于它在部分淋巴瘤细胞中表达,因此,在淋巴瘤耐药中起非常关键作用。目前,对PRDM1β表达调控的确切机制还不十分清楚。本课题旨在阐明PRDM1β表达调控机制,寻找能够下调PRDM1β表达药物或分子,从而达到逆转淋巴瘤耐药,提高治疗效果,最终达到攻克淋巴瘤。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结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采用联合化疗、放疗、免疫靶向治疗及骨髓移植等综合方案治疗,虽然可使部分淋巴瘤患者长期无病生存,但大多数病人最终都会复发、对各种化疗药物耐药,预后极差。淋巴瘤的耐药机制复杂,研究发现,PRDM1β是PRDM1基因的一个转录本,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及T细胞淋巴瘤耐药及预后差相关。本课题从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及蛋白水平探讨了PRDM1β表达调控的确切机制。结果显示,在转录水平上,PRDM1β有着不同于PRDM1基因另一个转录本PRDM1α独立的启动子区,位于其转录起始位点上下游500bp区域。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结果表明NF-κB和MYC能够在转录水平上上调PRDM1β表达,参与淋巴瘤耐药。通过构建含5’UTR的过表达载体转染实验及5’UTR基因测序进行PRDM1β转录后水平机制研究,发现5’UTR序列不是PRDM1β转录后水平调控靶点,提示编码起始区序列可能参与了调控。通过microRNA芯片检测了PRDM1β高表达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和PRDM1β低表达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间microRNA的差异,结果显示40个microRNA在两组中有差异,其中有12个microRNA在PRDM1β高表达组中相对高表达,有28个microRNA相对低表达。然而进一步通过RT-PCR的方法验证4个microRNA与PRDM1β的相关性,尚未找到可以直接调控PRDM1β的microRNA。PRDM1β蛋白水平降解机制的研究,通过蛋白酶体抑制剂处理后免疫共沉淀实验,排除了PRDM1β主要经过泛素化途径降解的可能。综上所述,PRDM1β的表达主要通过转录水平调控,NF-κB和MYC基因可以从转录水平上调PRDM1β,可以选用NF-κB特异性抑制剂下调PRDM1β表达,逆转临床耐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木薯ETR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面向园区能源互联网的多元负荷特性及其调控潜力研究现状与展望
鸡脂肪细胞因子NRG4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启动子分析
SmGGPPS2对丹参酮合成的影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microRNA调控PRDM1基因甲基化表达的机制研究
PRDM1基因beta异构型在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作用
PRDM1负向调控MDR1在non-GCB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耐药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PRDM1/BLIMP-1异常失活及化疗耐药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