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主要针对空间条件下陶瓷与金属的焊接新机理进行研究,探索一种新的"低温活化反应扩散连接"方法,用蚁酸镍(铝、铜或钴)热解,得到超细的镍、铝、铜或钴粉,将其制成带孔的薄带(40-50μm),孔隙率希望在5%-55%之间调整,将它作为活性中间层放在被连接材料的界面,由于所用的金属粉很细,因此具有较大的表面能,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实现可靠的活性连接。同时由于中间层带孔,具有较大的塑性,可以更好的缓和接头的内应力,这是一种独特的连接方法,它综合了低温分解反应、瞬时沉积和低温精密扩散连接的优点,将对陶瓷、各种金属和合金、磁性材料、玻璃及异种材料的连接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及方法。本研究通过探索低温活化反应连接的可行性以及连接机理,模拟空间环境,研究空间条件下的接头界面组织演变行为以及太空环境对接头性能的影响,最终实现陶瓷与金属的可靠连接。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基于非线性接触刚度的铰接/锁紧结构动力学建模方法
多空间交互协同过滤推荐
强电场作用下陶瓷/金属扩散连接界面反应及机理
电场激活辅助的功能陶瓷-金属梯度反应扩散连接机理及性能表征
辅助电脉冲低温扩散焊连接Ti(C,N)金属陶瓷与40Cr的机理研究
基于表面活化的陶瓷/金属钎焊连接机理及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