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龙湿地芦苇群落对水文地貌条件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0971053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42.00
负责人:佟守正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杨晓杰,娄彦景,张昆,姚允龙,王雪宏,陈志科
关键词:
水文地貌响应与适应芦苇群落扎龙湿地
结项摘要

水文地貌条件制约着湿地的生物、物理和化学过程,控制着植物群落的分布格局,影响着植物生长发育的整个生命历程。适宜的水文地貌条件能够促进湿地植物的健康生长,对于维系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以黑龙江省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为研究区,以湿地水文地貌与湿地植被的关系研究为出发点,以芦苇群落对水文地貌条件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研究为主线,在不同水文地貌条件下,选择不同生长阶段的芦苇群落,采用实地调查、定点监测、实验室分析以及"3S"技术等方法和手段,分析芦苇个体生理生态特征及其结构的差异性,揭示水文地貌条件对芦苇生长发育的影响机理,阐明不同水文地貌条件下芦苇种群特征及群落分布的时空变化过程,构建芦苇群落生长发育的适宜性水文地貌-植物耦合模型,明晰芦苇群落的适宜性水文地貌条件,从而为丰富湿地科学研究内容,完善湿地生态需水的基本理论,特别是为实施科学的生态补水提供理论基础。

项目摘要

摘要:水是湿地形成、发展和演化的最重要的主导因素。水文和地貌条件制约着湿地的生物、物理和化学过程,控制着植物群落的分布格局,影响着植物生长发育的整个生命历程。适宜的水文地貌条件能够促进湿地植物的健康生长,对于维系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以黑龙江省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及其所在流域为研究区,以湿地水文、地貌与湿地植被的关系研究为出发点,以芦苇群落对水文地貌条件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研究为主线,探讨了乌裕尔河和双阳河流域(简称乌双流域)径流变化过程及其对下游扎龙湿地的影响。同时,在不同水文地貌条件下,选择了不同生长阶段的芦苇群落,采用实地调查、定点监测、实验室分析以及“3S”技术等方法和手段,分析了芦苇个体生理生态特征及其结构的差异性,揭示出了水文地貌条件对芦苇生长发育的影响机理,阐明了不同水文地貌条件下芦苇种群特征及群落分布的时空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芦苇群落生长发育的适宜性水位,明晰芦苇群落生长的适宜性水文地貌条件,从而为丰富湿地科学研究内容,完善湿地生态需水的基本理论,特别是为实施科学的生态补水提供理论基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DOI:10.5846/stxb202009292521
发表时间:2021
2

面向工件表面缺陷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

面向工件表面缺陷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

DOI:
发表时间:2021
3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DOI:10.7685/jnau.201807013
发表时间:2019
4

重大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演化进程和研究评述:基于工程项目治理系统的视角

重大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演化进程和研究评述:基于工程项目治理系统的视角

DOI:
发表时间:
5

不同湿地植物配置对扑草净的吸收和去除效果研究

不同湿地植物配置对扑草净的吸收和去除效果研究

DOI:10.11869/j.issn.100-8551.2022.09.1887
发表时间:2022

佟守正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苔草草丘群落对湿地水文变化的响应机制及适应性管理对策

批准号:41871101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佟守正
学科分类:D0105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扎龙湿地恢复期昆虫群落结构研究

批准号:30870394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马玲
学科分类:C030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湿地芦苇对干旱、淹水交替条件的生理生态响应及其适应对策

批准号:31100403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李晓宇
学科分类:C0310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扎龙湿地注水恢复期鸟类群落结构的研究

批准号:30670350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邹红菲
学科分类:C0305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