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石榴叶中作用于糖尿病相关靶标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00162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8.00
负责人:刘美凤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硕凡,刘华鼐,刘璟,闻珍真,蒋利荣,吕浩然,周君龙
关键词:
基因表达作用机制抗糖尿病活性成分番石榴叶
结项摘要

多种转录因子和脂肪源性细胞因子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中 PTP-1B 、PPARγ和PPARα是近年发现治疗糖尿病的具有突破性的重要新靶标。本项目从以糖尿病模型动物和体外PTP1B酶抑制实验确定番石榴叶有效部位入手,拟采用现代分离技术和光谱学技术对有效部位进行适当的成分分离、结构鉴定及PTP1B酶抑制活性靶向跟踪,并通过LC-NMR联用新技术对微量活性成分群进行组成和结构分析。继而借助HepG2、3T3-L1两种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利用Western blot技术研究化学成分(群)对PTP-1B,PPARγ/α靶点基因表达产物的变化,通过Caco-2单层细胞模型预测体外活性成分的吸收,最终采用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进行验证,确定活性成分,并通过DNA微阵列芯片技术探查目标药物分子对人类基因谱特别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多重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揭示作用机制,从而确立候选药物或先导化合物。

项目摘要

具有生物活性的新结构类型化合物的发现为药物研发带来了前景和机遇。本课题在我们发现番石榴叶抗糖尿病有效部位PJ(2),从中分离得到番石榴叶特有番石榴二醛类新奇结构的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在植物界属罕见),并发现化合物PG-7和Guajadial对治疗糖尿病的相关靶标PTP1B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但活性却弱于有效部位PJ(2),通过TLC和UV扫描证实PJ(2)中的流分尚含有未知的番石榴二醛类化合物的基础上,采用多层次(细胞、PTP1B酶、分子模拟)和多手段(色谱分离、NMR、UPLC-TOF-MS 分析、生物技术)相结合,继续研究番石榴二醛类新化合物,确定化合物的立体结构(CD、RCD、X-ray表征),形成番石榴二醛类系列化合物体系,以期发现和寻找抗糖尿病活性更强的物质,深入探索其作用机制。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3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4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DOI:10.19701/j.jzjg.2015.15.012
发表时间:2015
5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刘美凤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菊苣子作用于糖尿病多靶点活性成分及其整合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81503356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童静
学科分类:H3218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藏药绿萝花中作用于2型糖尿病PTP-1B,PPARs多靶标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81460650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李敏
学科分类:H3218
资助金额:47.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民族药石上柏作用于喉癌COX-2和EGFR 多靶标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81774000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杨新洲
学科分类:H3218
资助金额:5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番石榴叶中结构新颖的混源萜类及其抗糖尿病活性研究

批准号:21102183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李创军
学科分类:B070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