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树种群更新策略及其生态适应机制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100303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3.00
负责人:闫淑君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林勇明,范海兰,胡喜生,雷少飞,秦一芳
关键词:
适应对策防护林更新策略生态因子朴树
结项摘要

植物种群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采用不同的更新方式。我们前期在福建琅岐朴树(Celtic sinensis)天然防护林对朴树种群研究中发现,其在林隙和林下天然更新为实生和萌生2种,本项目拟对朴树种群更新策略及其生态适应机制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朴树实生和萌生更新微生境中种子的空间分布及种子萌发实验,从种子源方面揭示朴树采用不同更新方式的前提;其次,对实生和萌生苗微生境中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包括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地形因子等生态因子的监测和分析,运用因子分析与典型相关分析方法揭示影响朴树采用不同更新方式的主导生态因子;最后,对2种更新苗的构型、生长量、生物量、养分分配等的研究,探讨2种更新苗在资源利用方面的适应对策。通过上述研究,可以揭示朴树在海风干扰下的更新策略,探明不同更新方式的生态适应对策,丰富物种更新的基础理论,也为朴树人工仿生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植物种群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采用不同的更新方式。我们前期在福建琅岐朴树(Celtis sinensis)天然防护林对朴树种群研究中发现,其在林隙和林下天然更新为实生和萌生2种,本项目对朴树种群更新策略及其生态适应机制进行研究。首先,对朴树种子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子批净度96.43%,种子活力32%。种子具有完整的种胚结构,其中种皮重量约占70.87%,胚重量占29.13%。种子千粒重47.456g,属于中粒种子。相对含水量10.74%,种子吸水48h达到饱和,含水量48%,种皮具有一定的不透水性。其次,对朴树种子雨和种子库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林下的种子雨总量和完好种子比例均极显著高于林隙内(P<0.01);总体上,林隙内南北向的种子雨高于东西向的。林下与林隙内,朴树种子雨高峰期有所不同,林隙内种子雨高峰期在9月下旬到10月中旬,而林下的是在11月下旬到12月中旬,林下的种子雨在9月下旬到10月中旬也有一个小高峰,林隙内种子雨主要受天气因素影响,而林下的种子雨既受朴树生物学特性影响,又受天气因素影响。朴树在林隙内主要采用实生更新,不是因为种子源比林下多,而是林隙内环境更适合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林隙土壤种子库优于林下。第三,对实生和萌生苗微生境中气候因子、土壤因子进行监测和分析,林隙内气温、10cm地温和光照强度均高于林下,空气相对湿度与气温变化相反,光照强度差异性最显著;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全钾、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及交换性镁均表现为林隙大于林下。第四,对2种更新苗的生长量、生物量、养分分配和构型等进行了研究,表明:林隙内实生苗的高度和径年生长量均显著高于林下根萌苗,高度年生长量的差异极显著性(P<0.01),并且地径年生长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实生苗茎中养分含量最低,其中N、Mg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叶、根、枝、茎,萌生苗母根、茎、枝和叶中Ca>N>K>Mg>P,实生苗茎和叶中N>Ca>K>Mg>P,根和枝中Ca>N>K>Mg>P;幼苗叶中N:P比高于21,幼苗的生长受P限制。最后,本研究也对沿海防护林木麻黄种群的构型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不同距海处木麻黄的分枝格局差异较大,距离海岸线越远,木麻黄各级枝条的分枝长度、总体分枝率、枝径比和逐步分枝率不断增大,但各级枝分枝角度表现出随机性分布的特征.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3

当归红芪超滤物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及PI3K、Akt蛋白的影响

当归红芪超滤物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及PI3K、Akt蛋白的影响

DOI:10.3969/j.issn.1008-0805.2022.07.18
发表时间:2022
4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5

面向工件表面缺陷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

面向工件表面缺陷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

DOI:
发表时间:2021

闫淑君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克隆小径竹种群部分开花的繁殖策略及其生态适应机制

批准号:31000194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王永健
学科分类:C0304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梭梭自然更新关键期幼苗种群结构与生理生态适应机制研究

批准号:30760200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李建贵
学科分类:C1607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疏花水柏枝残存种群的更新受限及其水生态机制

批准号:31770564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陈芳清
学科分类:C0312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克隆植物种群空间拓展策略及其分子生态机制

批准号:31070375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邢福
学科分类:C0304
资助金额:3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