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将代谢组学、现代分析技术、生物信息学等与中药药动学及代谢研究检测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超高液相-质谱联用代谢组分析仪、核磁共振等技术分析系统为核心手段,结合模式识别技术、系统生物学理论,研究刺五加有效组分及各单体成分进入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检测刺五加有效成分吸收入血后血浆中原型药物的浓度和发现代谢产物,利用质谱法鉴定代谢产物结构;并进行给药后大鼠胆汁、尿液、粪便的排泄研究;同时利用代谢组学方法,从机体内源性代谢产物变化角度,测定刺五加干预后大鼠机体整体代谢物组的变化,从而揭示生物体在给药后的整体功能状态。三者有机结合更好地阐明刺五加有效成分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更好地评价刺五加的治疗作用。并且将药物的动力学及代谢研究与创新药物的早期开发相结合,可为设计出较长消除半衰期和良好生物利用度的药物提供新思路。
本课题组按照项目任务书的计划要求,已完成全部工作计划。共发表国家核心期刊文章5篇,录用1篇;发表SCI文章4篇(预期目标为发表核心期刊文章3~5篇,SCI文章1~2篇)。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专利1项(ZL 200910135572.X)。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发表研究综述1篇题为“Recent advances in herbal medicines treating Parkinson’s disease”,发表于 Fitoterapia杂志(SCI收录 影响因子1.848)。. 结题研究内容包括:(1)增加并完成了刺五加有效组分对帕金森病模型的主要药效学初步研究及作用机制研究,已在SCI杂志《Phytomedicine》上发表;(2)完成了刺五加有效成分(异嗪皮啶)的脑内药动学研究(生理及病理状态下),《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上发表1篇并录用1篇;(3)完成了刺五加有效组分中刺五加苷B及其代谢产物分析研究,已在SCI杂志《Biomedical Chromatography》上发表;(4)完成了刺五加有效组分中刺五加苷D及其代谢产物分析研究,已在《中药药理与临床》杂志发表;(5)完成了刺五加有效组分中异嗪皮啶及其代谢产物分析研究,已在《中国中药杂志》发表;(6)确立了UPLC-MS联用技术及Metabolynx数据处理技术用于代谢产物研究的分析方法;(7)增加并完成了刺五加有效成分及有效组分的肠道菌群代谢研究,已在《中国药师》杂志上发表;(8)完成刺五加有效组分治疗帕金森病模型动物的脑代谢物轮廓研究,此内容已撰写成英文文章投稿至SCI收录杂志Gerontology。. 此项研究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将代谢组学、现代分析技术、生物信息学等与中药药动学及代谢研究检测有机地结合起来,完成了刺五加有效组分及单体成分的脑内药动学研究,血浆中代谢产物分析研究,给药后大鼠胆汁、尿液、粪便的排泄研究,肠道菌群代谢研究和利用代谢组学方法刺五加有效组分治疗帕金森病模型动物的脑代谢物轮廓研究。通过本项研究更好地阐明了刺五加有效成分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更好地评价了刺五加的治疗作用。并且将药物的动力学及代谢研究与创新药物的早期开发相结合,可为设计出较长消除半衰期和良好生物利用度的药物提供新思路。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基于药物代谢组学和基因型的环孢素A药动学个体差异研究
活性肽药物的吸收机制及药动-药效学研究
复方丹参方活性成分的体内代谢及药动学研究
基于三基元过程的纳米药物药动学模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