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or events happen in workplaces frequently, and reporting relavant information timely, completely and accurately is critical for error control. Error reporting relies on self-reporting and peer-reporting intent which may be improved by positive error culture, and some organizations have carried out related practices. However, the effective, active mechanism and suitable context of error culture need further analysing and testing. This research seeks to model the conduction mechanism among error culture, attributional tendency and error reporting. Firstly, it analyses the mediating role of various attributional tendency between error culture and self- or peer-reporting, and moderating role of incentive with various forms and orientations, behavior obstacles and subjective norms. Secondly, taking malpractice a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this research tests mediating and moderating effects empirically on the basis of developing multidimensional measurement methods of reporting intent. This research is suppose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tools for lessening errors burying, and improving organizational error information transferring mechanism, along with benefits for safety management, quality management and crisis management.
差错事件经常出现于员工工作过程,有效的差错管理需要管理者及时、完整、准确地获悉这些事件的信息,而这又依赖于责任人自我报告和他人报告。营造积极的差错文化可能成为提高这两种报告意愿的重要途径,在中国背景下更是如此。但是,差错文化的有效性、作用机理和具体适用情境尚需进一步分析和检验。本项目试图提出差错文化、归因倾向和差错报告之间的传导机制模型:首先,分析不同维度视角下的归因倾向对差错文化和差错报告(包括自我报告和他人报告)意愿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以及激励(包括不同的方式和方向)、行为障碍、主观规范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调节作用;其次,以医务人员工作过程中发生的差错事件为实证研究背景,在开发报告意愿多维量表的基础上,对包含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模型进行检验。本项目研究将对解决差错瞒报问题以及建立和完善组织差错信息传递机制等提供理论指导和对策建议,研究结果对安全管理、质量控制、危机管理也具有参考意义。
在现代社会,任何一个组织内部都有可能发生各种差错事件。及时、准确、完整地上报差错信息对完善组织的决策、管理与运行至关重要,但实践中瞒报现象仍然经常出现。为了满足信息时代组织差错管理的需求,本项目立足中国国情,从多视角深入探讨差错文化、归因倾向与差错报告的传导机制,并在融合信息管理、知识管理、差错管理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交叉学科视角下的差错报告理论体系与实践路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差错信息理论研究,涉及到差错信息的内涵与特征、差错信息管理体系结构等;二是差错知识与差错学习研究,反映的是组织内部的差错沟通与反馈问题,主要探讨的是知识管理视角下的差错学习机制与模型;三是差错报告的相关研究,主要涉及到差错报告意愿的影响因素(如差错文化、组织规范、激励措施等)和差错报告管理制度的实施等。其中,本项目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三个方面,主要是针对医疗差错事件的报告意愿,以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对理论模型和假设体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激励能够提高个体对主动报告行为的认可,并进一步增加个体主动报告的意愿;第二,如果个体认为事故报告行为越有价值,那么他对报告行为的认可度就越高,报告的态度也就越积极。因而,提高个体对报告行为的责任感是解决“瞒报”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第三,组织氛围会对个体的报告意愿产生重要影响。公平感、群体关系和事故氛围都影响个体的报告意愿和组织内部的社会规范。总之,本项目的研究结果将能从信息管理、差错文化、激励机制等角度为组织解决内部差错瞒报现象提供直接指导。此外,本项目关于组织差错报告制度实施的若干建议,对培育组织的“安全文化”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可为医疗机构等类似敏感性组织在面对和处理差错问题时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环境信息披露会影响分析师盈余预测吗?
行为安全损耗和激励双路径管理理论研究
国际比较视野下我国开放政府数据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员工差错汇报:基于秘密分享框架的影响因素和作用结果探究
轻量密码非线性模块的设计和代数差错攻击
视频传输差错控制优化方案研究
非平稳信道建模与差错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