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植被或作物覆盖的坡耕地上,由耕作与管理形成的土壤微地形或糙率既增加了土壤孔隙度、改变了土壤粘粒分布、提高了降水入渗率,又能影响太阳辐射和土壤热量平衡,以及土壤蒸发等。更为重要的是它直接参与了土壤侵蚀过程,增加了侵蚀过程的复杂性,导致了径流、侵蚀量的减少与增大。本项目在分析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室内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与地统计学、MapGis和分形、分维理论等相结合的方法,拟开展地表糙度分布特征与理论描述、侵方式变化与地表糙度的关系和地表糙度变化与侵蚀产沙耦合特征等的研究,以探索地表糙度对水蚀的影响机理和农业技术措施布设的科学依据等问题。该项目的研究不仅对系统认识地表糙度的侵蚀作用,描述坡面水蚀规律和水土保持措施防蚀机理等科学问题有重要意义,而且也能为坡面降雨-产流-汇流分析奠定基础,同时也能为新的坡面水蚀预报模型的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并直接服务于坡耕地的管理。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土壤水蚀过程中的重力侵蚀模拟研究
黄土坡耕地地表糙度对产汇流的影响研究
水蚀风蚀交错带斑块镶嵌植被格局形成与侵蚀响应
不同质地黄土坡面水蚀动力-输沙过程耦合关系对侵蚀形态演化的响应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