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的湿地是世界独特的、中国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其夏荣冬枯的水文周期形成了高生产力且贫营养型的浅水湖泊。沉水植物和以它们的块茎为食的越冬水鸟曾广泛分布,是湖泊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这类水鸟主要集中在安徽和江西的湖泊,很多种类成为了全球受胁物种,这可能与该流域沉水植物的分布减少有关。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曾有大量以块茎为食的水鸟,近几年它们的数量急剧下降。推测这是湖泊向富营养型转变,浮叶植物取代沉水植物的结果。这一演替将极大地降低湖泊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生物多样性。本研究检验以下假设:1.升金湖沉水植物分布锐减是食块茎水鸟数量急剧下降的原因;2. 浮叶植物的遮光作用导致沉水植物不能正常生长;3. 被迫改变食性降低了鸿雁的适合度。最终阐明水鸟对湿地质量的指示作用和机制,建立长江中下游湿地质量的监测和预警系统,为濒危物种和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以及国家生态安全的维持奠定科学基础。
长江中下游的湿地是世界独特的、中国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其夏荣冬枯的水文周期形成了高生产力且贫营养型的浅水湖泊。沉水植物和以它们的块茎为食的越冬水鸟曾广泛分布,是湖泊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近20-30年来,食块茎水鸟在长江中下游的分布不断缩小。为了研究其中的原因,我们开展了相关研究,确定了长江流域水鸟食物选择和植被特征的对应关系,从动物生理和环境因子角度,解释了水鸟多样性维持与变化的机制。同时说明了水鸟对湿地质量的指示作用,食块茎水鸟数量锐减,反映了当地大型沉水植物消亡,生态系统发生了经典演替,以沉水植物为主导的、生物多样性丰富、水质清洁的湖泊,变为混浊的、富营养化的、以浮叶植物为主导的湖泊,生物多样性丧失,为人类提供服务功能的湖泊生态系统退化。上述研究,为濒危物种和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以及国家生态安全的维持奠定科学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富营养化与牧食作用对浅水湖泊沉水植物丰度的复合影响研究
基于河湖连通性的升金湖湿地地表水-地下水转换机制研究
新疆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是否已达环境容纳量?-佛坪自然保护区大熊猫食性、觅食对策及生境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