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嘴白鹭(Egretta eulophotes)是全球性受威胁的鸟类,IUCN(2008)将其列为易危鸟类,我国将其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种类。婚配制度和配偶外交配行为对鸟类的繁殖成功率、遗传多样性和有效种群大小产生影响,关系到种群的动态发展,因此在濒危鸟类保护的研究中越来越受到关注。本项目首先通过磁珠富集法筛选具有良好多态性的黄嘴白鹭微卫星DNA位点,并建立利用非损伤性样本的DNA为模板,准确可靠地扩增微卫星DNA的PCR反应体系。然后利用微卫星DNA对黄嘴白鹭进行个体识别和婚配制度的研究,主要分析繁殖密度和配偶间亲缘关系对配偶外交配行为发生的影响,探讨黄嘴白鹭配偶外交配行为的发生机制;同时分析配偶外交配行为与繁殖成功率、遗传多样性和有效种群大小之间的关系,探讨配偶外交配行为对黄嘴白鹭种群发展动态的影响,为黄嘴白鹭的迁地保护、引种繁殖以及保护和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本项目通过磁珠富集、跨种扩增和高通量测序等方法,从黄嘴白鹭基因组中获得一批微卫星DNA位点,其中53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并适合设计PCR引物。通过设计物种鉴定和性别鉴定引物,并以12个高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构成4组多重 PCR反应体系进行个体识别,建立了以蛋壳表面拭子、脱落羽毛及粪便等非损伤性样本作为亲鸟DNA来源的研究方法。对行人坨和小菜屿黄嘴白鹭繁殖种群婚配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两个繁殖种群均存在着相当比率的配偶外交配和同种巢寄生的繁殖行为。配偶外交配和同种巢寄生行为的发生几率均与种群大小、孵化成功率、后代遗传多样性和亲鸟亲缘关系等因素无显著关系。但是配偶外交配行为的发生几率与巢密度存在显著关系,而同种巢寄生的寄主窝卵数显著大于平均窝卵数。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货币政策与汇率制度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
An improved extraction method reveals varied DNA content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hells of Pacific oysters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工不安全行为识别中的融合应用
DNA storage: research landscape and future prospects
海岛易危黄嘴白鹭MHC基因多样性及其进化适应机制的研究
基于微卫星DNA技术的湖北钉螺景观遗传特征的研究
基于DNA分子标记的木材识别技术研究
三疣梭子蟹微卫星DNA(SSR)技术的建立及系谱认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