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项研究以内蒙古西部最具特色的西鄂尔多斯干旱区为背景,以四合木等珍稀、孑遗植物种群为对象,研究①特有植物菌根共生特征及种群共生AM真菌多样性,②AM真菌多样性变化与植物多样性、土壤因子之间的关系,③研究濒危小灌木四合木、绵刺、沙冬青、霸王、长叶红砂菌根共生及其抗逆机理,④筛选土著优良的AMF菌种。该项研究从植物与菌根真菌共生协同作用的角度研究干旱荒漠区古老孑遗植物的生态地理分布问题,探索古老孑遗植物与菌根真菌协同作用机制,探索起源古老的AM真菌在干旱荒漠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对荒漠灌木类植物抗逆特性的影响机理。成果将有助于该区荒漠生态系统功能及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而且为荒漠资源植物的合理利用和珍稀物种的保护、荒漠植被的恢复和治理矿区污染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本项研究以内蒙古西鄂尔多斯干旱荒漠区为背景,以四合木等孑遗荒漠植物种群为对象,获得研结果如下:①西鄂尔多斯珍稀、孑遗植物四合木、绵刺、半日花、霸王、长叶红砂等植物菌根共生特征为AM共生类型,AM菌根侵染程度因植物种类而异,菌根共生是孑遗珍稀植物适应特殊环境的生态对策。②西鄂尔多斯荒漠已调查植物中菌根植物比例达到80%,菊科、禾本科、蔷薇科、百合科植物中的比例较高,而藜科植物没有发现菌根侵染。③四合木、绵刺群落共分离鉴定出有4属15种AM真菌种类,其中Acaulospora、Glomus 属种居多,Acau. Sp1、Acau. sp2、Glomus deserticola 等为优势种类,四合木和绵刺群落AM真菌种群组成相似,其孢子密度、AM真菌多样性与植物多样性、土壤因子相关但不显著,并随随季节与土壤深度而不同。④接种AM真菌促进了濒危小灌木四合木、霸王的生长和抗逆性,促进小叶锦鸡儿幼苗生长、黄酮物质的积累,提高植物的耐盐性。⑤从四合木、绵刺植物群落中筛选出土著6株AMF菌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工业萝卜泡菜发酵过程中理化特性及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政策驱动下石羊河流域生态效应变化分析
菌根特异铵转运蛋白介导的植物-AM真菌共生界面上的氮素转运机制研究
东北地区羊耳蒜种群菌根真菌的多样性及与宿主植物的共生关系研究
典型沙区克隆植物AM真菌多样性及其共生关系研究
AM真菌与紫穗槐形成菌根过程中共生相关蛋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