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联聚合物光伏材料的合成及其复合膜微结构的稳定性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004019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谭占鳌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福芝,王体朋,梅艳艳,李鹏,张立
关键词:
共轭聚合物稳定性太阳能电池微结构交联
结项摘要

本体异质结结构是目前应用最成功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结构,但该结构很难精确控制所成给受体微结构的尺寸和形貌,使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受到影响。本项目拟设计合成新型的无引发剂、可热交联的聚合物光伏材料,阐明聚合物的交联结构对本体异质结复合膜微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最终利用聚合物光伏材料的交联结构来调控复合膜微相分离结构,从而提高器件光伏性能和长效稳定性。具体内容包括:无引发剂、可热交联的共轭聚合物的设计合成与表征;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复合膜微结构与稳定性研究;光伏器件的稳定性研究。对交联型聚合物光伏材料的设计合成以及微结构的稳定性展开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深刻理解共轭聚合物结构与复合膜微结构的关系、有助于理解复合膜微结构与器件光伏性能及长期稳定性的关系,这对聚合物光伏材料和聚合物太阳电池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项目摘要

本体异质结结构是目前应用最成功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结构,但该结构很难精确控制所得给受体微结构的尺寸和形貌,使器件性能和稳定性受到影响。交联型共轭聚合物在发光二极管领域已得到成功应用,但将其应用于聚合物光伏领域还没有研究报道。本项目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无引发剂、可交联的聚合物光伏材料,并研究了聚合物光伏材料的交联结构对复合膜微结构与器件稳定性的影响,利用聚合物光伏材料的交联结构成果的控制了共混膜微相分离结构,最终使器件性能和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具体研究内容包括:无引发剂、可交联的共轭聚合物的设计合成与表征;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复合膜微结构研究;器件的稳定性研究。基于交联型的共轭聚合物,我们成功制备出平面-本体集成结构聚合物太阳电池。对复合膜微结构与器件稳定性展开深入研究,有助于深刻理解共轭聚合物结构与共混膜微结构的关系、有助于理解共混膜微结构与器件光伏性能及长期稳定性的关系,这对聚合物光伏材料和聚合物太阳电池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该项目的资助下,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了18篇SCI论文。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DOI:10.3969/j.issn.1674-0858.2020.04.30
发表时间:2020
2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DOI:10.16285/j.rsm.2019.1374
发表时间:2020
3

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时显式算法稳定性条件

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时显式算法稳定性条件

DOI:10.11883/bzycj-2021-0196
发表时间:2022
4

高温合金线性摩擦焊接头疲劳裂纹扩展有限元分析

高温合金线性摩擦焊接头疲劳裂纹扩展有限元分析

DOI:10.7527/s1000-6893.2021.25004
发表时间:2022
5

利用协同反演方法反演地震序列滑动分布

利用协同反演方法反演地震序列滑动分布

DOI:10.6038/cjg2021O0512
发表时间:2021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InAs基半导体材料的热光伏效应及其在低温辐射体热光伏发电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批准号:61274139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胡淑红
学科分类:F0405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高压技术调控铁电材料微结构及光伏性能的研究

批准号:51772184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张刚华
学科分类:E020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有机光伏电池中异质结微结构调控及光伏性能的优化研究

批准号:60876046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印寿根
学科分类:F0403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光电双功能材料的合成和表征及其光伏器件应用研究

批准号:21173091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王鸣魁
学科分类:B0205
资助金额:6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