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有限元探讨太极云手改善颈性眩晕的生物力学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173316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7.00
负责人:蔡树河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丽瑛,叶佳佳,李天骄,江苏珍,蒋晶晶
关键词:
颈性眩晕生物力学三维有限元太极云手
结项摘要

颈椎稳定性失衡作为颈性眩晕的发病原因受到普遍的认可。本课题前期研究显示太极云手练习能明显改善颈性眩晕患者的症状,我们认为太极云手能改善颈椎的稳定性及生物力学环境。三维有限元分析作为目前公认生物力学分析方法,能很好地反映颈椎生物力学的改变,本实验将通过建立计算机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来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颈椎生物力学变化,进行颈椎静力学、动力学及稳定性分析。研究太极云手与颈椎稳定性、颈椎运动力学改变的相关性,在脊柱生物力学层面探讨太极云手练习缓解颈性眩晕患者症状的作用机制。为太极云手作为改善患者颈椎功能的功法,提供现代生物力学的研究依据,为太极云手的推广奠定生物力学理论基础。

项目摘要

颈椎稳定性失衡作为颈性眩晕的发病原因受到普遍的认可。本课题前期研究显示太极云手练习能明显改善颈性眩晕患者的症状,我们认为太极云手能改善颈椎的稳定性及生物力学环境。三维有限元分析作为目前公认生物力学分析方法,能很好地反映颈椎生物力学的改变,本实验通过建立计算机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来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颈椎生物力学变化。结果发现:1、太极云手训练后颈椎的运动范围有了较为显著的增加;太极云手训练后患者颈椎的最大运动范围相对于治疗前有所增加,且增加的幅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2、相对于太极云手训练前,太极云手训练后患者的C1-C2寰枢关节最大压强降低;3、太极云手训练前后的C2-C3椎间盘最大压强,无显著差异。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3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DOI:10.19713/j.cnki.43-1423/u.t20201185
发表时间:2021
4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DOI:10.19701/j.jzjg.2015.15.012
发表时间:2015
5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蔡树河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fMRI联合NIRS探讨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

批准号:81171779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李中实
学科分类:H0611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探讨太极拳改善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姿势稳定性的生物力学机制

批准号:81904271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姜财
学科分类:H3117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三维步态分析及动态有限元模型探讨电针改善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登梯负重功能的生物力学机制

批准号:81273819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王芗斌
学科分类:H3117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运动分析探讨太极拳影响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姿势控制能力的生物力学机制

批准号:81774384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王芗斌
学科分类:H3117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