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星系核喷流运动与变化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11178011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30.00
负责人:龚碧平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俊,李权威,时珂,王鑫,邓亚,李神峰
关键词:
视超光速进动喷流类星体活动星系核
结项摘要

在上一个基金的资助下,我们已经建立了类星体与微类星体喷流运动的非弹道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几种典型的非径向喷流运动进行了分类和解释。根据MOJAVE观测结果,这种非径向运动喷流已达其观测总量的三分之一。目前我们需要做的是在初步成功的基础上对喷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发展和完善我们的模型。主要内容包括:(1)径向与非径向喷流运动的起因和演化的物理机制;及这两种机制对喷流形态的影响;(2)喷流加速与减速运动的物理机制。进一步的研究将紧密结合相关观测数据,如国内天文台的长基线数据及光学数据,国外的高能数据,MOJAVE数据等对观测喷流形态进行分析和分类;围绕喷流与介质相互作用,以及相互作用的不同阶段与喷流进动或黑洞轨道运动的相互耦合进行研究。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对活动星系核喷流运动及视超光速物理本质有重要意义,也将对喷流进动的起因提供有益的信息。

项目摘要

从1966首次提出天体视超光速运动模型(径向弹道模型)到现在已有近半个世纪。10年前长基线观测项目 MOJAVE 的观测结果已经显示非径向运动喷流样本占总样本的7%-8%。近几年这样的样本快速增加,现在已经超过70%。我们在上一个基金资助期间提出了非径向视超光速模型。 在本基金的资助下在以下三方面取得了近一步的新研究成果。.(1).典型非径向喷流运动的起因和演化的物理机制及其与观测对比.(2).多热斑非径向运动的产生与演化机制及其与观测的对比.(3).我们首次提出在pc尺度上喷流的运动会产生时间反转效应,也就是先产生的喷流热斑后出现,后产生的热斑先出现。.以GRB中的激波与介质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模型为基础,我们建立了简单自然的单热斑与多热斑非径向运动模型。以此模型我们成功解释了多种典型的单热斑与多热斑观测。我们发现在pc尺度上喷流的运动会产生时间反转效应,这种效应在天文学上未见提及。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2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DOI:10.11834/jrs.20209060
发表时间:2020
3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个体阅读眼动预测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个体阅读眼动预测

DOI:10.16511/j.cnki.qhdxxb.2019.26.001
发表时间:2019
4

IVF胚停患者绒毛染色体及相关免疫指标分析

IVF胚停患者绒毛染色体及相关免疫指标分析

DOI:
发表时间:2019
5

~(142~146,148,150)Nd光核反应理论计算

~(142~146,148,150)Nd光核反应理论计算

DOI:10.7538/yzk.2022.youxian.0213
发表时间:2022

龚碧平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11373018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0778712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GeV活动星系核喷流性质的研究

批准号:11663008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杨建平
学科分类:A1404
资助金额:42.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活动星系核中的吸积盘与喷流研究

批准号:11233006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曹新伍
学科分类:A1404
资助金额:33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3

黑洞的吸积、喷流以及活动星系核反馈

批准号:11133005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袁峰
学科分类:A1503
资助金额:30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4

M87喷流的辐射模型及其在典型活动星系核喷流中的应用

批准号:U1231106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刘文泼
学科分类:A1503
资助金额:52.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