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觉和形觉信号联合调控猴眼正视化过程与近视眼发生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07075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5.00
负责人:钟兴武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山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邓文国,吴君舒,梁凌毅,何宏,丁辉,聂昊辉,廖爱平,黎韦华
关键词:
近视眼恒河猴正视化形觉信号光觉信号
结项摘要

申请者最近的研究表明,恒河猴视网膜通过无长突细胞和双极细胞Egr-1基因的表达实现对形觉信号的识别,在近视眼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项目拟用动态观察、分子探针和蛋白质时空效应等研究方法,探讨光觉和形觉信号联合作用下,恒河猴正视化过程及视网膜、脉络膜Egr-1、NDRG-1及其相关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寻找影响或抑制蛋白相互作用的因素,了解光觉和形觉信号影响眼轴延长、屈光状态变化过程及调控机制,从功能蛋白质组水平探讨近视眼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为近视眼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全新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项目摘要

我国有无数患者遭受近视眼视物模糊的痛苦(18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为50%)。明确近视眼发病机理,从而提出合理有效的防治方法,是当前公共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本项目系统研究了光觉和形觉信号联合作用下,恒河猴正视化过程及视网膜、脉络膜Egr-1、NDRG-1及其相关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发现:1)远视性离焦方法能够使眼球各部分产生对离焦诱导的适应性变化;2)强光对远视离焦性近视的发生发展存在潜在的抑制作用;3)α-A-晶体蛋白可能在近视眼发生的异常视觉信号的识别和传递过程中起重要的桥梁作用。进一步从功能蛋白质组水平明晰了近视眼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为近视眼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DOI:10.13836/j.jjau.2020047
发表时间:2020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DOI:10.14067/j.cnki.1673-923x.2018.02.019
发表时间:2018
4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DOI:10.7544/issn1000-1239.2018.20170425
发表时间:2018
5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DOI:
发表时间:2016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单色光调控豚鼠眼屈光发育的局部视网膜机制及其联合光觉或形觉异常对眼球正视化作用的研究

批准号:81100689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刘睿
学科分类:H1306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短时弱视眼形觉剥夺诱发成人弱视患者眼优势可塑性的特征及机制研究

批准号:81500754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周佳玮
学科分类:H130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恒河猴异常视觉信号视网膜识别和传递与近视眼发病机理研究

批准号:30572007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钟兴武
学科分类:H1306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强光信号通过视网膜调控眼球生长与近视眼发生机制研究

批准号:81371046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钟兴武
学科分类:H1306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