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水条件下砷在金属氧化物表面的吸附反应机理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077086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27.00
负责人:欧阳通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厦门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芦敏,刘耀兴,张章堂,种珊,王娟娟,陈珊珊,郝林林
关键词:
表面络合地热水吸附机理金属氧化物
结项摘要

地热水常含较高浓度的砷,大规模开发伴随的高砷地热弃水直接排放是砷污染引发原因之一,目前有关地热水条件下金属氧化物吸附砷的机理相对比较缺乏。本项目以纳米级水合氧化铈、水合氧化铁和活性氧化铝作为实验材料,采用本课题组前期研制的DCFD反应装置系统开展地热水条件下砷在金属氧化物表面的吸附机理研究,从宏观吸附实验和采用各种光能谱测试的微观表面分析两个角度系统研究地热水温、多组分共存离子、As(III)和As(V)共存等水质条件对砷在材料表面吸附行为的影响,建立中高水温(60~98℃)下砷的表面吸附络合模型,探讨不同水温下As(III)和As(V)在金属氧化物表面的吸附络合形态的分布规律,从表面络合形态分布特征的角度深入探讨在地热水质条件下金属氧化物吸附砷的反应机理,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提高中高温地热水质条件下砷在金属氧化物表面的吸附反应规律的认识;对于推动相对薄弱的地热弃水除砷技术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项目摘要

本项目采用课题组前期制备的纳米级水合氧化铈(NHCO)以及对照材料—纳米水合氧化铁(HFO)和纳米活性氧化铝(NAA)等作为研究材料利用密闭动态的吸附反应系统,对模拟地热水环境下砷在材料表面的吸附反应机理进行了系列实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认知。在30~90℃水温范围内,As(III)和As(V)在NHCO的吸附符合拟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其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属于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在相同pH下水温升高有利于吸附速率和吸附容量的提高。FTIR和XPS结果显示吸附后NHCO表面羟基明显减少而As特征峰出现,说明吸附后形成内层络合物。XAS和XPS结果表明,无论在弱酸性(pH 4.6)还是在弱碱性(pH 9.2)下,在反应12 hr过程中NHCO在吸附As(III)过程中均不同程度将As(III)部分氧化为As(V),而Ce(IV)自身还原为Ce(III),水温升高明显促进这一氧化还原过程的进行,酸性条件下该反应进行程度较碱性条件更高。在pH 4.6和pH 9.2时各不同水温下As(III)的吸附容量均比As(V)的高。As(III)吸附容量高的原因在于:NHCO在吸附As(III)过程中均不同程度将吸附后的As(III)部分氧化为 As(V),而Ce(IV)自身还原为Ce(III);吸附As(III)反应后材料表面的As可以三种形式存在,即吸附于NHCO表面的As(III)和As(V),也有部分生成的As(V)和Ce(III)以难溶形式的CeAsO4结合态存在。Ce(IV)还原为Ce(III),造成原有的NHCO表面破坏从而增加了其同As(III)和生成的As(V)进一步接触反应的机会。相同温度下,多组分共存时NHCO对As(III)的去除率有所下降,但水温升高有利于As(III)吸附。NHCO在中高水温下同时具有对As(III)的氧化和吸附生成的As(V)的能力,水温升高有利于砷的去除,说明将其用于以As(III) 为主要存在形态的高砷地热水无害化处理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HFO和AA在中高水温下吸附砷的反应趋向于物理吸附,等温吸附符合Freundlich模型,也属于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但吸附容量较NHCO要低的多,FTIR结果表明,砷吸附过程中A型羟基被部分取代,水温升高有利于反应进行,多价阳离子与As(V)形成共沉淀,促进了As(V)的去除。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2

家畜圈舍粪尿表层酸化对氨气排放的影响

家畜圈舍粪尿表层酸化对氨气排放的影响

DOI:10.13930/j.cnki.cjea.181086
发表时间:2019
3

铁酸锌的制备及光催化作用研究现状

铁酸锌的制备及光催化作用研究现状

DOI:10.19591/j.cnki.cn11-1974/tf.2019090011
发表时间:2022
4

住区生物滞留设施土壤生境与种植策略研究

住区生物滞留设施土壤生境与种植策略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1
5

耗散粒子动力学中固壁模型对纳米颗粒 吸附模拟的影响

耗散粒子动力学中固壁模型对纳米颗粒 吸附模拟的影响

DOI:DOI: 10.3969/j.issn.1007-2861.2013.07.039
发表时间:2014

欧阳通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砷和天然有机质(NOM)在金属(氢)氧化物纳米颗粒表面的吸附与解吸研究

批准号:20807006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郭学军
学科分类:B0604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流体对(含)砷硫化物表界面的氧化反应及其机理研究

批准号:40872035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蔡元峰
学科分类:D0203
资助金额:4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金属离子在氧化物表面的吸附形态及微观结构研究

批准号:20907055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谭小丽
学科分类:B060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镉砷在典型土壤铁氧化物-有机复合胶体微界面的共吸附机制

批准号:41907015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杜辉辉
学科分类:D0709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