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切入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明确提出"加强生态建设,遏制生态恶化。大力植树种草,推进东北、华北、西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经国家计委批复,从2002年起三北防护林体系进入第二阶段建设,实施第四期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肩负着我国半壁河山国土整治、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担。该项目综合运用林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创建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社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对有关工程实施区进行实证分析,全面评价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实施23年来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判断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制约项目持续性和有效性的社会变量,探讨探讨后续发展对策。其研究成果对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巩固三北防护林工程第一阶段成果,减少三北防护林工程四期建设的风险、促进工程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将在林业生态工程的中评价与后评价的理论与方法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创业者的工作家庭冲突① ———基于角色转型的视角
西部退耕还林(草)工程社会影响评价
重大建设项目非自愿移民社会影响评价体系
三北防护林体系区域气侯效应研究
互联网信息传播机制与社会影响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