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锂离子二次电池电解质锂盐二氟乙二酸硼酸锂(简称LiDFOB)较好的低温性能、成膜性能、电化学稳定性和高的电导率等优点,是目前最有潜力替代常用LiPF6的电解质锂盐。本项目针对传统制备方法中存在的缺点,研究合成LiDFOB的新方法- - 油水两相法。巧妙利用原料、目的产物、副产物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有差异的特点,将之应用到LiDFOB的合成中去。从思路上创新,提纯不仅仅限于得到纯的电解质锂盐LiDFOB固体,还包括一步直接得到符合锂电池电解质要求的纯度高的LiDFOB有机溶液,简化提纯步骤和提纯控制条件,降低操作难度、提高提纯过程中的回收率。通过筛选合适的低温电解质溶剂和配制出合格的低温电解质溶液,组装实验电池进行低温电导率及其低温电化学性能测试,对其与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在相容性方面做初步探索,优化基于LiDFOB的低温电解质溶液体系,得到其变化规律以指导今后的研究和应用。
本项目针对LiDFOB在传统的制备方法上的不足和分析手段的匮乏,着重研究利用有机溶剂固相反应提高产物的产率及纯度,抑制副产物的生产;同时通过加入醚类析晶剂让LiDFOB与适当有机溶剂结晶的方式达到提纯的目的,提纯后产物的纯度可达到99.6%以上,可满足锂离子电池对电解质锂盐的要求。在分析测试方面,采用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不同离子分别采用不同的、恰当的测试方法,找出了对该锂盐的主含量及杂质的分析手段,初步建立了一套针对该锂盐的分析测试方法,有效解决了目前针对该锂盐分析手段匮乏,分析方法单一的弊端。.本项目在对LiDFOB的提纯过程中,采取了结晶分离的手段,通过加入适当的有机溶剂及析晶剂,使LiDFOB与有机溶剂分子结晶析出。析出的晶体晶型单一,结构完整,通过分析发现其为一种新晶体。针对该晶体及结晶方法,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在低温下,三元电解液LiDFOB-EC:PC:DMC(1:1:3 v/v)和四元电解液体系显示了良好的容量保持率及倍率充放电性能,表明不同的有机溶剂体系对电池性能有显著的影响。线性碳酸脂类溶剂DMC具有较小的粘度和较高的介电常数,所以在有机溶剂体系中适当增加DMC的含量有助于提高其电化学性能。.本项目选择了不同配比的有机溶剂体系,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化学及电化学性能的研究,包括电导率,倍率放电性能,电化学阻抗,循环伏安及电池循环性能。研究结果表明:LiDFOB在碳酸脂类有机溶剂中有良好的溶解性,使电池具有高容量及高导电性提供了基础;循环伏安实验表明不同有机溶剂体系的LiDFOB基电池,电池容量差距不大,且经过100次循环后,其氧化还原峰仍保持较好的对称性,表明LiDFOB基电池具有良好的可逆性。交流阻抗结果表明:LiDFOB 基电解液能在电池电极界面上形成稳定致密的表面膜,这将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及使用寿命;同时随着充放电过程的进行,界面阻抗增加,表明电极材料表面所形成的表面膜会随着循环的进行逐渐变厚。.本项目为LiDFOB基锂离子电池在低温条件下的应用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实验数据,对今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本项目培养研究生5名,毕业3名。发表文章7篇,其中SCI收录4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经费使用合理,符合科研经费使用要求。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锂离子二次电池新型电解质草酸二氟硼酸锂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作为二次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有机二硫聚合物及其相应电解质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
新型含阴离子受体基团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聚合物电解质隔膜研究
高性能锂二次电池离子液体电解质设计与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