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江南低丘红壤典型地区的实地考察和资料分析,揭示了主要气候灾害的历史演变规律;土壤、植被类型和坡地类型及它们的分布;水土流失状冲及潜在危险;典型区县的土地利用现状及问题;农业生态环境研究和旱地生态农业试验等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发现:该地区80年代隆各显著偏暖,初夏异常高温干旱突出,这一趋势将持续到2015年左右,那时盛夏亦将转为高温期,还发现该地区的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中等强度面积达25%,比以往估计的15%以下要严重,生态趋向脆弱。研究提出了低丘红壤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方向和主要措施;提出了旱地生态农业速设策略和合理利用低丘土地的对策。本研究对低丘红壤面临的生态问题和治理途径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和应用性。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Image super-resolution based on sparse coding with multi-class dictionaries
Phosphorus-Induced Lipid Class Alteration Revealed by Lipidomic and Transcriptomic Profiling in Oleaginous Microalga Nannochloropsis sp. PJ12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a bionics flapping wing
生态脆弱带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多重人为压力下莱州湾生态环境的演变趋势和调控原理
亚热带低丘区退化红壤复退性能的研究
低丘红壤硒的生物有效性及其潜在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