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伏邪理论的“慢溃宁”方调控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代谢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87321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7.00
负责人:刘果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2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赵岩松,孙慧怡,刘柳青,王万卷,杨欣欣,黎又乐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肠道微生态慢溃宁伏邪
结项摘要

Ulcerative colitis (UC) is one of a nonspecific inflammatory disease of rectum and colon. Pathogenesis of the disease is not very clear.The project is based on the key link of the disorder of Intestinal microecology and Short chain fatty acid metabolism led to the colonic mucosa in inflammatory status mediated UC.Investgating the mechanism of treating UC effect by using Professor Dongjianhua's prescription"Mankuining” based on the theoy of hidden pathogen .Using FMT、Microecological analysis of intestinal tract and other techniques,comparing UC mouse DAI ,colonmorphology and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changes of SCFAs ,occludin, claudin-1 in four groups (Mesalazine,FMT,Mankuining and FMT-Mankuining).Reveal the TCM prescription intervention in UC mechanism of effective target present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CA new treatment ideas and methods.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非特异性直结肠炎性疾病,目前发病机制仍不清楚。董建华院士基于伏邪理论,自创以益气解毒活血立法的“慢溃宁”方,疗效显著。本项目基于肠道微生态紊乱-短链脂肪酸代谢失常导致肠粘膜屏障受损以致结肠粘膜炎症持续状态,从而介导UC角度,探讨“慢溃宁”治疗UC与抗复发的作用机制。应用粪菌移植、肠道微生态分析等技术方法,通过对比研究西药组、粪菌移植组,中药组,中药结合粪菌移植组疾病活动指数、小鼠结肠组织形态、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水平、occludin, claudin-1变化情况,发掘中医药治疗UC新机制与方法。

项目摘要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非特异性直结肠炎性疾病,目前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但近年来肠道微生态与UC发病之间的关联备受关注。本项目基于肠道微生态紊乱-短链脂肪酸代谢失常导致肠粘膜屏障受损以致结肠粘膜炎症持续状态,从而介导UC角度,探讨“慢溃宁”治疗UC与抗复发的作用机制。应用粪菌移植、肠道微生态分析等技术方法,通过对比研究西药组、粪菌移植组,中药组,中药结合粪菌移植组疾病活动指数、小鼠结肠组织形态、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水平、occludin、claudin-1变化情况,发掘中医药治疗UC新机制与方法。研究发现:通过造模前后对UC模型小鼠肠道菌群及相关指标的检测,验证了肠道微生态紊乱是溃疡性结肠炎反复发作“邪伏于内”的微观表现之假说;粪菌移植中不同成分的粪菌液都能提高肠道菌群的丰度和多样性,减轻结肠粘膜损伤,缓解症状,且全粪粪菌移植对于UC小鼠的疗效最优;慢溃宁方可通过降低鼠杆菌等致病菌和增加乳酸杆菌等益生菌数量,提高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恢复肠道微生态紊乱,调节 Th17/Treg 免疫轴平衡,从而增加抑炎因子IL-10、TGF-β1的释放和减少促炎因子IL-1、IL-6、IL-17α、TNF-α的分泌,缓解结肠炎症反应,减轻结肠粘膜损伤,促进粘膜愈合来治疗UC,且在研究中发现慢溃宁方的剂量与疗效呈正相关,高剂量的慢溃宁方疗效更好;对慢溃宁组、粪菌移植组、中药联合粪菌移植组进行对比研究发现,相比单独用药,粪菌移植联合慢溃宁方能够更好的调节 Th17/Treg免疫轴平衡和恢复肠道微生态紊乱。慢溃宁方还可以通过调节短链脂肪酸代谢,提高紧密连接相关蛋白以及黏液层中黏蛋白和三叶因子的表达,修复肠黏膜屏障,减轻炎症损伤,促进黏膜愈合;慢溃宁方可通过减少生成NLRP3炎症小体,减少IL-1β、IL-18炎症因子的释放,进而抑制UC的细胞焦亡进程,改善UC小鼠结肠炎症状态,调控免疫应激状态;并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减轻结肠病理损伤并保护黏膜功能。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验证了肠道微生态紊乱是溃疡性结肠炎反复发作“邪伏于内”的微观表现,慢溃宁方及粪菌移植均可调节肠道微生态紊乱,为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与方法。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2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DOI:10.3785/j.issn.1008-973x.2022.05.013
发表时间:2022
3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4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DOI:10.7685/jnau.201807013
发表时间:2019
5

双粗糙表面磨削过程微凸体曲率半径的影响分析

双粗糙表面磨削过程微凸体曲率半径的影响分析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7.01.017
发表时间:2017

刘果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肠道菌群和代谢组学的“西帕依溃结安-短链脂肪酸”协同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81560699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韩博
学科分类:H3218
资助金额:3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调节α-synuclein的机制研究

批准号:81870998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肖勤
学科分类:H0912
资助金额:5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在产前抑郁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批准号:81903334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刘燕群
学科分类:H300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调控Aβ积累的芝麻酚改善AD小鼠认知障碍机制研究

批准号:81803231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刘志刚
学科分类:H300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