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栖藻类对浅水湖泊沉积物/水层磷循环的调节过程及机理:基于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100339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3.00
负责人:张修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暨南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许忠能,胡韧,宁加佳,于谨磊,喻晓,周敏
关键词:
沉积物/水层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底栖藻类磷循环浅水湖泊
结项摘要

沉积物/水层耦合作用是决定浅水湖泊生态系统特征的关键过程之一,已有研究主要关注沉水植物的影响,而底栖藻类可能在维持浅水湖泊"清水态"中起着重要作用。本项目拟以磷循环为主线,以放射性同位素32P示踪为手段,在构建具有和没有(对照)底栖藻类两类微型水生系统的基础上,分别向水层和沉积物添加32P,通过比较两类系统水层中32P强度的变化,分析底栖藻类对水层磷的去除和对沉积物中磷释放的影响;同时测定底栖藻类中32P强度的变化,分析底栖藻类对水层和间隙水磷的吸收;计算底栖藻类对水层磷吸收、促进水层磷沉降、对间隙水磷的吸收和抑制沉积物磷释放等对降低水层磷的贡献;并通过分析底栖藻类对沉积物表层环境(溶解氧、pH等)的改变,探讨其抑制沉积物磷释放的机理。本研究将进一步揭示底栖藻类维持浅水湖泊"清水态"的磷循环机制,为湖泊保护与修复提供依据。

项目摘要

底栖-水层耦合作用是决定浅水湖泊生态系统特征的最重要过程之一。在该青年基金资助下进行如下研究并取得一些成果:. 采用32P示踪研究了底栖藻类调节P在沉积物与上覆水之间循环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底栖藻类去除了上覆水中的P;降低了沉积物P的释放;其光合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氧气有助于抑制沉积物P释放。研究表明底栖藻类能降低上覆水中P含量,说明富营养化过程中导致底栖藻类的丧失将加快浅水湖泊由“清水态”向“浊水态”转换。该研究发表在Hydrobiologia. 2013,710(1): 109 -116。. 研究了浅水湖泊中N、P增加对底栖藻类-浮游藻类竞争的影响。结果显示N增加提高了底栖藻类生物量;P增加降低了底栖藻类生物量;N+P增加降低了底栖藻类生物量,但提高了浮游藻类生物量,从而降低了底栖藻类对整个初级生产的贡献。因此,在底栖藻类-浮游藻类竞争过程中,N+P增加比单独的N或P增加对浮游藻类比对底栖藻类生长更有利。表明,N+P增加对浮游藻类生长更有利,N+P增加致使的这种变化可能导致整个浅水湖泊生态系统的改变。该研究发表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DOI: 10.1007/s11356-014-3680-3。. 采用中型和添加32P的微型系统实验研究了沉积物食性颤蚓和滤食性双壳类对浅水湖泊中底栖-水层耦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颤蚓主要通过加速沉积物P释放以促进浮游藻类增长,而滤食性双壳类很可能通过对浮游藻类的牧食以促进底栖藻类生长,从而利于“清水态”的建立。该研究发表在Water Research.2014, 50: 135-146。. 总之,在该基金资助下,通过32P示踪,研究了底栖藻类在维持浅水湖泊“清水态”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底栖藻类抑制沉积物磷释放的机理,揭示底栖藻类维持浅水湖泊“清水态”的磷循环机制,为湖泊保护与修复提供了依据。发表论文8篇,其中 SCI 6篇(含2篇已录用),包括Water Research,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Hydrobiologia等水生态环境重要期刊,超额完成了预定目标。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DOI:10.3785/j.issn.1008-973x.2022.05.013
发表时间:2022
2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DOI:10.19818/j.cnki.1671-1637.2021.05.022
发表时间:2021
3

基于天然气发动机排气余热回收系统的非共沸混合工质性能分析

基于天然气发动机排气余热回收系统的非共沸混合工质性能分析

DOI:10.3969/j.issn.1001-2222.2015.03.010
发表时间:2015
4

融合语义信息的汉老双语句子对其方法

融合语义信息的汉老双语句子对其方法

DOI:
发表时间:
5

东巢湖沉积物水界面氮、磷、氧迁移特征及意义

东巢湖沉积物水界面氮、磷、氧迁移特征及意义

DOI:10.18307/2020.0309
发表时间:2020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浅水湖泊底栖附泥藻类分布特征、影响因子及其对内源磷滞留的影响

批准号:41471446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宋玉芝
学科分类:D0716
资助金额:9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滤食性双壳类对浅水湖泊底栖-水层耦合作用的影响:水体变清的机理

批准号:31570456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张修峰
学科分类:C0306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大型底栖动物对浅水湖泊沉积物-水界面耦合的扰动机制

批准号:31070421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孙刚
学科分类:C0306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底栖动物扰动对湖泊沉积物反硝化过程影响研究

批准号:40971253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张路
学科分类:D0711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