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取向应对的认知表征及意义寻求模型的修订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27109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70.00
负责人:甘怡群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樊富珉,李文举,孙洋,王玉,甘廷婷,陈炜夷,文敏,郑晶晶,杜婉婉
关键词:
干预注意表达性写作意义取向应对记忆
结项摘要

Recent research proposed meaning focused coping model, which reflects the contribution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n trauma research. Up to date, there is yet no consensus on the function of meaning focused coping due to limited understanding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eaning making and meaning made, and the differential adjustment outcomes of changing situational meaning and global meaning. Our previous research had revealed the cognitive correlates of meaning making and meaning made, and the adjustment correlates of changes in global meaning and situational meaning. The present project will first distinguish meaning-making and meaning made using directed forgetting paradigm, Stoop masking tasks and causality of expressive writing using qualitative study. Second, we will explore the differential psychological outcomes resulted from changes in global meaning and situational meaning, using EAST implicit association method and conduct an intervention study using techniques of situational meaning change. Last, we will use logitudinal research method to summarize the above results by constructing a revised model of meaning focused coping and adding resiliency to represent the individual difference in meaning-focused coping. The project will provide empirical evidences to the theory development of meaning focused coping, and put theory into oncology practice.

最近的研究者提出了意义取向应对模型, 这是积极心理学在创伤心理领域的重要贡献。但是目前,意义取向应对在创伤恢复中的作用仍呈现矛盾的结果, 原因在于对于意义寻求的成功达成- - 意义获得的标志性心理特征以及改变情境意义和改变全局意义的认知机制还缺乏探讨。我们的前期研究已经初步证实了意义取向应对在进行中和完成后在记忆机制上的区别及改变情境意义和全局意义在心理适应上的区别。本课题拟采用定向遗忘研究范式,Stroop掩蔽任务和表达性写作的因果连贯性的方法,区分意义寻求和意义获得的区别。并采用内隐连结(EAST)验证改变情境意义和改变全局意义的不同适应后果, 以及探讨改变情境意义在癌症病人中的治疗效应。在总结前述研究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弹性这一个体差异变量,用纵向研究修订意义取向应对的模型。该研究有助于为意义取向应对的理论发展提供证据,同时将理论应用于肿瘤学的临床实践,为肿瘤病人的心理康复提供了支持。

项目摘要

本项目进行了有关意义建构模型的一系列研究,包括如何进行有效的意义建构,哪些人更容易从意义建构中获益,以及意义建构的认知结果有哪些。首先,实验研究证明未来取向和表达抑制技巧可以有效提高生命意义感。其次,纵向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弹性较低的个体进行意义建构更有效。第三,本项目使用定向遗忘任务和表达性写作中的认知词汇来构建“意义获得”的认知结果。最后,本项目的研究结果汇总后形成了一套团体创伤治疗的方案,并进行了随机对照试验证实其有效性。. 研究的具体发现包括:(1)心理弹性能够调节意义建构模型,高心理弹性能够缓冲意义差异的负面效应,当心理弹性较低时,意义差异会恶化情绪,导致焦虑、抑郁问题;意义取向应对能够建构意义,缓解意义差异的负面效应,促进创伤后成长,提升幸福感。(2)意义获得的个体具有其认知表征,研究发现高意义取向个体有着独特的记忆、注意表征,以及倾向于使用远距离心理策略,并且其时间折扣,时间知觉也呈现出独特性。(3)增加心理距离,认知灵活性,认知重评,怀旧感、自我接纳、生命有限性能够通过建构意义,促进生命意义感的提升。(4)意义取向应对不仅能够有效的促进经历重大创伤事件个体的适应、成长,还能够对一般群体产生积极作用。(5)意义写作和团体干预研究发现,意义取向应对能够缓解创伤的负面效应,获得创伤后成长。本研究为意义取向应对理论提供证据且将结果应用于临床实践,并为肿瘤病人心理康复提供了支持。. 总体来说,项目基本按照原计划开展了预期的研究,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17篇论文(含已录用4篇),其中SSCI/SCI期刊收录论文9篇,中文核心期刊收录论文8篇,《癌症患者生命意义治疗干预手册》一部,基本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成果,并且在国际重大会议特邀报告2次,培养博士研究生4名,硕士研究生11人,已全面完成预期的考核指标。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2
5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DOI:10.16506/j.1009-6639.2018.11.016
发表时间:2018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感觉寻求的神经生物学标记:奖赏寻求和认知控制的失衡

批准号:31271194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刘勋
学科分类:C0907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红细胞取向性的力学机理及其生理病理意义

批准号:39570202
批准年份:1995
负责人:严宗毅
学科分类:C1001
资助金额: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创面成纤维细胞应激反应对TGF β信号传导的影响及意义

批准号:39800052
批准年份:1998
负责人:刁力
学科分类:H1703
资助金额: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未来取向应对的双阶段序列模型及其时间透视机制

批准号:31070913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甘怡群
学科分类:C0911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