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外来植物的入侵机制,核心是回答它们为什么相对本地物种来说具有明显生存优势这一问题。本项目突破以往关注的入侵植物超强繁殖力和生存资源获取能力等范围,将重点转移到根际微环境的反馈调节作用方面。本研究首先探明具有相似生物学特性和入侵历史、但危害程度有明显差异的菊科植物紫茎泽兰、飞机草和肿柄菊三种入侵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和根分泌物的本底,然后在温室内研究它们的根际土对入侵植物本身、以及对经济作物和土著草本的种子萌发率和植株生长的效应。研究结果将对探明外来植物成功入侵的机理提供新的实验证据和论点,也为今后对入侵植物的防治和预警制度的建立,以及利用本地物种重建退化生态系统等实践活动提供新的理论指导。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基于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的紫茎泽兰入侵机制研究
超积累植物的根际生态环境特征研究
沉水植物根际微界面对砷富集的调控机制及环境效应研究
环境因子对重金属胁迫下湿地植物根际微域环境的动态耦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