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表面等离极化激元(SPP)和局域表面等离激元(LSP)耦合效应的光学性质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11104032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8.00
负责人:武山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阜阳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戴木,黄万霞,周林,于立志
关键词:
光学旋转Fano共振Plasmonic共振腔
结项摘要

本项目拟通过金属表面等离极化激元(SPP)和局域表面等离激元(LSP)的耦合效应来研究金属纳米微结构的光学性质。其主要研究内容有:1,在金属纳米微结构的光学透射中实现高效率的光学旋转效应(每单位厚度的旋转角度),并且掌握光学旋转的理论机制。2,通过调制SPP和LSP的耦合效应实现对Fano共振的精确控制,掌握Fano共振线型变化规律,理解其中的物理机制。3.通过两种途径优化金属的Plasmonic共振腔:a、提高共振品质因子;b、减小共振模体积。从而获得具有比较高的Purcell因子的Plasmonic共振腔,为开展金属Plasmonic共振腔和发射体的相互作用研究打下基础。

项目摘要

电子集成器件在人类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期望能够用光子集成器件代替电子器件,去获得更加优越的性能。本项目通过设计金属微纳结构—一种光子集成器件,利用在其上激发的金属等离极化激元(SPP)和局域表面等离激元(LSP)之间的耦合效应,研究其中的光学性质,为未来发展光子集成器件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具体内容如下:(1)实现了单层金属结构零阶透射的增强光学旋转效应。在项目中,我们设计了一个S型的金属穿孔阵列,利用SPP和LSP在远场的干涉,在理论和实验上首次实现了单层结构零阶透射的巨大光学旋转。相比于传统晶体,它的旋转效率提高了10E5倍,其成果发表在PRL上,已被引用22次。(2)通过设计合适的金属微结构,实现了高品质因子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效应。在本项目中,我们设计了一种双L型的不对称金属微结构,利用SPP 的延时效应,实现了对电四极子的激发。并且通过调谐双L 型结构上激发的电四极子的频率,让它们相互耦合杂化,获得了更高品质因子的束缚和反束缚电四极子的等离激元Fano共振模式。在理论中得到了超过100的品质因子,在实验中也获得了38的品质因子。(3) 研究并设计了一个准三维金属结构的不对称透射效应。 利用FIB加工手段和一次金属溅射工艺实现了金属腔-粒子的不对称微纳结构的制备,利用在腔上和粒子上激发的等离激元共振的耦合,在波长1000-1600 nm范围内,实现了高的不对称透射效应和旋转效应。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感应不均匀介质的琼斯矩阵

感应不均匀介质的琼斯矩阵

DOI:10.11918/j.issn.0367-6234.201804052
发表时间:2019
2

基于混合优化方法的大口径主镜设计

基于混合优化方法的大口径主镜设计

DOI:10.3788/AOS202040.2212001
发表时间:2020
3

古戏台传音的秘密

古戏台传音的秘密

DOI:
发表时间:2021
4

肝脏多b值扩散心率因素的评价

肝脏多b值扩散心率因素的评价

DOI:10.13609/j.cnki.1000-0313.2017.10.003
发表时间:2017
5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的脑功能网络研究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的脑功能网络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武山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表面等离激元波导的光学性质

批准号:10804051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黄成平
学科分类:A200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表面等离激元耦合和传输性质的研究

批准号:60878021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张家森
学科分类:F0506
资助金额:1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等离激元局域腔模耦合及其表面增强拉曼效应

批准号:11704184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颜振东
学科分类:A2206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有源可调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多光谱生物光学芯片

批准号:61875062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王国平
学科分类:F0511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