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利用形态对常规公交客流量的影响- - 上海浦西地区巴士线路的实例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278345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80.00
负责人:卓健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同济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潘海啸,汤宇卿,阎树鑫,戴晓晖,郝丹,汤諹,张小勇,唐小龙
关键词:
土地使用形态常规公交票务收入公交客流量上海
结项摘要

The deficit caused by the insufficiency of ridership in the operation of bus transit threatens the long-term implementation of public transit priority strategy in Chinese cities. Taking part of bus transit lines operated by Shanghai Bashi Group in Puxi Area as examples, this study carries out an impact analysis of land use patterns on bus transit ridership. The whole study will be implemented in two steps. The first step will develop a Logistic model using as variables the tranformations of different charateristics of land use patterns between 2005 and 2010 around the bus stops of example lines, and analyze the impact of these variables on the change of fare revenue in the same periode. The analysis aims to prove that the land use partterns influence effectly the ridership on bus transit lines. The second step will develop a multinomial logit model using as variables different charateristics of land use patterns in 2010 around the bus stops of example lines (whose number will be doubled compared to the first step), and analizes the cooreliationship with the fare revenue of thse bus lines which a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highest/lowest). This analysis will indicate the different charateristics of land use patterns do not influence the bus transit ridership in the same level and that the impact generated by some spatial charateristics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other ones. Finally, the study provides suggestions on how to introduce the study findings into urban planning pratices.

我国城市公交运营中普遍存在由于客流不足导致的运营亏损,影响了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可持续性,针对这一问题,本课题拟就公交站点周边地区土地利用形态的特征要素对公交客流量的影响展开实证分析,并在上海浦西地区选取由巴士公交集团运营的部分常规公交线路作为研究案例。整个研究分两个层次。首先就2005年和2010年两年间的巴士线路票务收入变化和沿线站点周边用地特征变化进行小样本的数据采集,应用Logisitic模型进行相关性分析,证实城市土地利用形态确实对我国常规公交的客流量存在明显影响。在此基础上,根据各线路2010年票务收入情况分成最高和最低两组,扩大样本数量后,对相关站点地区周边土地使用的各项特征要素进行数据调查,并运用扩展模型分析不同用地特征要素对公交客流量影响的程度大小。最后,提出优化公交线网的具体方法,以及通过局部用地调整缓解公交运营亏损、建立以公交发展为导向的土地利用规划等政策性意见。

项目摘要

在我国大中城市倡导公交优先发展的大背景下,本项目以城市土地利用形态对公交客流的作用影响作为切入点,较为系统地研究如何通过城市用地空间布局规划为公交运营创造有利的客流条件,从而缓解地方政府在公交发展上的财政负担。本课题包括基础研究、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三部分内容,采集了上海浦西地区10条样本线路的公交客流数据,重点收集了相关线路公交站点周边地区的空间环境特征数据,具体包括路网结构数据、用地布局数据、活动强度数据。经过定量的相关性分析,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发现有三个方面。首先证实了确定了城市土地利用形态对公交客流具有影响,影响要素包含并可分成站点周边的步行通道网络结构、用地的开发建设特征、站点周边活动强度分布这三个类别。其次,研究发现不同类别的要素对客流影响的具有差异性。活动强度分布与公交客流的相关性最为显著,路网结构变量与公交客流的相关性次之,用地开发建设特征要素的相关性则最不明显。活动强度分布特征与用地开发建设特征要素之间并没有稳定的相关性。因此单从TOD的3D原则出发,仅从物质空间层面提高站点周边的开发强度和多样性,并不一定能促进公交客流的增长,规划师应更加关注空间特征对激发活动强度的实效性。相对而言,调整站点周边的步行通道结构是较为简单有效的手段。最后,本研究结合我国城市具体情况,深化了对TOD理论的认识和理解,修正了“TOD=高强度开发”这一认识偏差,提出普适性的TOD规划策略。本研究将土地利用形态的要素分析深化到街区的空间尺度,填补了既有研究的不足;提出公交站点周边地区可以在不进行大规模再开发、改变开发建设特征的条件下,通过步行通道网络优化和活动强度激励,获得有利于公交客流增长的效果,并结合规划实践,对我国的控规编制优化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2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DOI:10.19818/j.cnki.1671-1637.2021.05.022
发表时间:2021
3

政策驱动下石羊河流域生态效应变化分析

政策驱动下石羊河流域生态效应变化分析

DOI:10.13870/j.cnki.stbcxb.2020.06.027
发表时间:2020
4

收入差距会促进创新吗?——价格效应抑或规模效应

收入差距会促进创新吗?——价格效应抑或规模效应

DOI:10.14167/j.zjss.2016.06.001
发表时间:2016
5

西部地区农业经营方式的现代化转变

西部地区农业经营方式的现代化转变

DOI:
发表时间:2016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城市可变线路公交的承载能力与调度模型研究

批准号:61573098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李文权
学科分类:F0302
资助金额:6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城市空间形态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多尺度影响机制-以上海市为例

批准号:41901198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黄群芳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城市公交线路系统中的聚集行为分析及协同控制策略研究

批准号:71201041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丁建勋
学科分类:G010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服务分区的城市常规公交换乘枢纽布局优化理论与方法

批准号:51108248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俞洁
学科分类:E0809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