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相山铀矿田中钛铀矿赋存特征及形成机制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17207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2.00
负责人:胡宝群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东华理工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卫民,牛建国,郭国林,白丽红
关键词:
赋存特征溶解铀成矿作用沉淀钛铀矿
结项摘要

钛铀矿多被认为是高温下形成、难溶浸的铀矿物。近年来在我国不少铀矿床中都发现有钛铀矿及其变种,一些区块中甚至占铀矿物总量的一半以上,严重影响铀矿生产。查明其赋存特征和形成机制,不仅具有铀成矿作用研究的科学意义,还可为钛铀矿选冶提供技术参数。本项目以相山铀矿田为例,(1)用电子探针、化学提取和X衍射等方法,分不同矿床和区段,查明钛和铀等元素含量及其变化规律,钛铀矿等铀矿物的种属、含量、形态、晶体参数、理化性质等矿物学特征,主要矿石类型中钛和铀的相态组成。(2)实验研究钛铀矿形成的正、逆过程:在不同条件下,开展金红石等矿物吸附铀的实验及热力学分析;分选出钛铀矿,研究钛铀矿溶解过程及控制因素。(3)综合以上工作,探讨钛铀矿沉淀富集机制。结合已有资料,分析整个铀成矿作用过程,了解钛铀矿形成在整个铀成矿作用"链条"中的位置和意义。

项目摘要

在相山铀矿田,以邹家山铀矿床为例,研究了钛铀矿赋存特征,开展富钛铀矿铀矿石的浸出实验和金红石等矿物吸附铀的实验。在此基础上,并综合多年的成果,研究了相山铀(包括钛铀矿)成矿的构造岩浆演化。该矿床的深部含较多的钛铀矿,占总铀的30-50%,胶态为主、晶形少见,多为他形不规则状,粒度5~20 μm为多。在强酸和强氧化剂作用下,赋含在铀矿石中的钛铀矿,大部分能被溶解浸出,但渣样有少量的钛铀矿(U小于0.05%)残留。实验显示金红石粉吸附铀能力较强,发生化学吸附,表明钛铀矿可以由金红石化学吸附而形成,推测先吸附,后成胶态钛铀矿,后再晶质化,邹家山的钛铀矿以胶态钛铀矿为主。从142 Ma以来,以构造、岩浆岩特征差异为主,相山铀矿田的地质演化总体可划分为火山盆地形成,东、西两部分差异抬升-剥蚀和红盆形成3个阶段和与之相对应的3套构造(主要为断裂)体系,存在早晚2个主成矿期,铀矿体定位于这3套构造体系相交的降压空间,钛铀矿主要形成于第2个铀成矿期。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3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DOI:10.3964/j.issn.1000-0593(2022)09-2956-07
发表时间:2022
4

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工不安全行为识别中的融合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工不安全行为识别中的融合应用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9.01.002
发表时间:2019
5

面向工件表面缺陷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

面向工件表面缺陷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

DOI:
发表时间:2021

胡宝群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江西相山铀矿山土壤中放射性核素赋存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研究

批准号:41362011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高柏
学科分类:D0702
资助金额:52.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相山斑岩型铀矿床铀矿成矿深度和剥蚀程度多方法联合估算

批准号:41862006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张树明
学科分类:D0205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康滇地轴粗粒晶质铀矿标型特征及形成机理

批准号:41872079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徐争启
学科分类:D0205
资助金额:6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丹凤地区晶质铀矿及其它含铀矿物辐射蚀变晕圈特征及意义

批准号:41862008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张展适
学科分类:D0205
资助金额:3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