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由于臭氧层衰减,紫外线B(UV-B)辐射日趋增强,这必将对陆地植物的生理生态特性产生重大影响。冬小麦是我国北方主要的粮食作物,而抗寒性是其主要的生理生态学特性,关系到当年能否安全越冬以及次年的产量品质,但目前此方面的研究尚未见到。本试验在北京地区大田进行,以我国北方冬小麦区UV-B现状及未来40年的发展趋势为依据,于出苗到越冬前(10月上、中旬到11月下旬)通过紫外灯管给予冬小麦不同强度的UV-B处理,分析评价叶片小麦抗寒性变化以及次年的产量品质,同时研究处理期间叶片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光合作用、叶绿素含量、生长量;激素类物质、渗透调节物质及多胺含量;活性氧产生和清除的酶及抗氧化剂;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质带谱(特别是抗性蛋白),从而归纳出UV-B增强对冬小麦抗寒性和产量品质影响的机理,为制定应对未来UV-B增强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The Role of Osteokines in Sarcopenia: Therapeutic Directions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Bousangine A, a novel C-17-nor aspidosperma-type monoterpenoid indole alkaloid from Bousigonia angustifolia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人β防御素3体内抑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内植物生物膜感染的机制研究
Locally efficient estimation in generalized partially linear model with measurement error in nonlinear function
花后短暂高温渍水逆境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机理及其氮素调控
稀土元素对东北大豆抗UV-B胁迫及其产量品质的影响
氮肥运筹对新疆滴灌冬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的调控机制
低温冻害对冬小麦生育及产量影响机理模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