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1994年12月31日和1995年1月10日在北部湾发生的Ms=6.1和Ms=6.1两次地震的震源机制研究,得到两次震都是在北西-南东向为主压应力、北东-南西向主张应力的作用下发生的结论。表明近期内该地区的构造运动主要与菲律宾海板块和欧亚板块沿近北西-南东向碰撞有关。面波反演计算中用Occam 方法解决数据不足或欠定问题。用抗差估计解决大误差数据对解的影响。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分辨,对亚欧板块与西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的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在国内首次用层析成像方法对人工地震资料进行了地壳上部结构的三维成像,取得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地壳上部的三维图像。为讨论超高压变质带的形成机制提供深部地球物理证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潮汕沿海地震带三维岩石圈结构与震源构造研究
联合气象地温资料研究中国大陆三维岩石层热结构
中国大陆岩石层三维速度结构的面波波形反演
考虑衰减的微地震震源参数(震源位置、震源机制)与储层各向异性参数联合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