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叶蝉细胞瞬时表达系统研究水稻瘤矮病毒在介体细胞内的增殖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601602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张晓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批准年份:2016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7-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陈倩,贾东升,毛倩卓,吴维,王海涛,谢云杰
关键词:
瞬时表达系统水稻瘤矮病毒叶蝉细胞病毒原质
结项摘要

Animal and plant virus transmitted by Insect severely threaten animal health and crop production safety. In studying replication mechanism of virus without infectious clone, Insect culture cell and its specific transient expression system play an indispensable role. So far, Leafhopper cell lin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research of phytoreovirus. However, it became difficult to investigat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rice virus replication in leafhopper cell, due to the absence of appropriate transient expression vector. In present proposal, we try to develop a highly efficient transient expression system for leafhopper cell by locating and cloning the promoter sequence of leafhopper action gene. This new system will b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cellular location of RGBV non-structure protein Pns7, Pns9, Pns12 and their interaction with RGDV main structure protein P3, P5, P8. The result will lead us to identify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RGDV Viroplasm and also explain how Viroplasm recruit structure protein, and which will provide a new system for the research of rice virus and theory basis for designing efficient control disease strategies in future.

昆虫介体传播的动植物病毒严重威胁人畜健康和粮食生产安全。昆虫细胞系结合相应的瞬时表达载体系统,是研究无侵染性克隆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目前叶蝉细胞系广泛地应用于植物呼肠孤病毒的研究中,然而缺少叶蝉细胞特异的瞬时表达载体,导致无法更深入地探索水稻病毒在叶蝉细胞内的增殖机制。本项目拟通过定位和克隆黑尾叶蝉actin基因的promoter序列,开发能在叶蝉细胞中高效瞬时表达的载体系统。利用该系统验证RGDV非结构蛋白Pns7、Pns9和Pns12的细胞定位以及它们与主要的结构蛋白P3、P5、P8之间的互作情况。解析RGDV Viroplasm形成的分子机制以及其招募结构蛋白的机理。以期为植物呼肠孤病毒的研究提供新的技术手段,为探索病害的流行规律和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理论支撑

项目摘要

叶蝉体外培养细胞是研究水稻病毒经介体昆虫传播机制的重要平台,但目前没有合适的昆虫细胞瞬时表达系统。这严重的阻碍了对水稻病毒的相关研究。为了克服这一技术瓶颈,本项目通过克隆黑尾叶蝉胞质型actin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能够在黑尾叶蝉培养细胞中高效表达外源蛋白的瞬时表达系统。利用该系统我们研究了水稻瘤矮病毒(RGDV)非结构蛋白Pns7、Pns9和Pns12的细胞定位,进一步解析RGDV viroplasm的形成机制。同时我们利用该瞬时表达系统对稻黄矮病毒(RYSV)N蛋白和P蛋白在昆虫细胞核中构成viroplasm的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蛋白和P蛋白是RYSV viroplasm的重要组分,在病毒侵染昆虫细胞和虫体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我们还对RYSV P6蛋白的功能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其是RYSV virolplasm的重要组分,参与了病毒对虫体的侵染。本项目的结果为研究水稻病毒经介体昆虫传播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为防控水稻病毒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DOI:10.13836/j.jjau.2020047
发表时间:2020
3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DOI:10.11918/j.issn.0367-6234.201804030
发表时间:2019
4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DOI:
发表时间:
5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DOI:10.16506/j.1009-6639.2018.11.016
发表时间:2018

张晓峰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61370213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7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205285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774343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5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872108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173276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5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901207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871931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5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昆虫细胞自噬调控介体电光叶蝉传播水稻瘤矮病毒的机制

批准号:31501603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陈勇
学科分类:C140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水稻瘤矮病毒通过影响介体叶蝉唾液蛋白合成和分泌促进病毒高效传播的机制

批准号:31870149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毛倩卓
学科分类:C0107
资助金额:5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水稻矮缩病毒突破介体叶蝉唾液腺释放屏障的传毒机理

批准号:31772124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陈倩
学科分类:C1401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叶蝉精子介导病毒垂直传播导致水稻瘤矮病在我国常态流行的机制

批准号:31730071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魏太云
学科分类:C1401
资助金额:30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