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6日台湾岛西南屏东海域发生Mw7.1级地震,造成海底光缆等破坏。台湾岛主体大体处于弧-陆碰撞的东西到北西西向压应力作用之下,上地壳地质和地震调查均呈挤压特征,屏东地震震源却为正断层;虽然世界上也有俯冲海沟附近的地壳内发生正断层地震,但屏东地震却发生在Moho面下的地幔内。解释这一特殊现象发生的物理机制,是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本项目拟克服构造活动带来的温度估算和应变计算的复杂性,对台湾区域岩石层温度状况、应变状况和流变模型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考虑欧亚板块向菲律宾板块下俯冲时,从南到北由海洋岩石圈俯冲到弧-陆碰撞的转变的三维特点,建立三维粘弹性地球动力学模型,模拟计算在存在柔性下地壳、造成上地壳和上地幔解耦,上地壳在弧-陆碰撞下挤压和岩石圈地幔在俯冲板片作用下弯曲的地球动力学过程,认识该区构造变形和应力分布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性和应力场演变的关系。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台湾晚中新世以来活跃弧陆碰撞过程的弧前盆地沉积响应
台湾利吉混杂岩基性-超基性岩块来源与弧陆碰撞过程
土耳其西部斑岩型矿床的深部过程对新特提斯洋俯冲到陆-陆碰撞过程的响应
俯冲-碰撞转化带板片深部形态与地质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