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草螽科系统学研究一直处于物种的调查、鉴定、描述和命名阶段,本项研究针对这一现状,在对中国草螽科物种最丰富的云南、广西和海南等省区进行系统考察的基础上,通过详细地研究草螽的外部形态和雄性外生殖器结构,结合雄性鸣声和发声器特征及雄性精子超微结构方面的特征,通过对中国草螽科已知属间和似织螽属、钩额螽属和锥头螽属种间Cyt b基因、COⅡ基因和ITS2序列片段的同源性比较,分析草螽科属间以及似织螽属、钩额螽属和锥头螽属种间分子系统发育关系,其目的是澄清我国草螽科分类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属级阶元界限不明确,一些物种归属变动过于频繁等混乱局面,进而确定草螽科属级阶元的界限,厘订中国草螽科的种类,探讨草螽科的系统发育关系,构建中国草螽科属级阶元的分类体系。本项目的开展,对于直翅目的起源与系统演化的研究,以及客观评价直翅目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物种多样性保护均具有重要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不同湿地植物配置对扑草净的吸收和去除效果研究
石羊河流域水源涵养功能定量评估及空间差异
2017年冬季斯科舍海南极磷虾种群结构变动研究
黏粒阳离子交换量估测模型的优化研究
中国吟螽属修订(直翅目:螽斯科:蛩螽亚科)
中国露螽科分类研究
中国驼螽科的分类研究
中国蟋螽亚科修订与系统进化研究